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早期的罗马法律规定家父如果不想要新生儿,可以将其遗弃。后来法律对遗弃子女作出了一些限制性规定,到了公元374年法律完全禁止家父遗弃子女。从这一变化可知罗马法(     
A.结构体系日渐元善B.具有人性化的趋势
C.实施程序更加规范D.注重保护公民权利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著名的德尔菲神庙石碑上刻着一句名言万事切忌极端,成为雅典人价值观的典型代表。梭伦在执政时指出自由不可太多,强迫也不应过分。为缓和社会矛盾,他颁布法令规定:平民所欠的债务一律废除,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全部解放;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多寡分为四个等级,收入最少的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梭伦改革为雅典打上了这种生态平衡的烙印。

——据密尔顿《希腊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流》

材料二: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据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断的谈判和妥协,使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据王希《原则与妥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人的“价值观”是什么,举例说明这种“价值观”在梭伦改革中是如何体现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争取民主的历程中斗争方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美国宪法是一部“活着的宪法”。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妥协”现象的认识。
2020-12-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前106年-前43 年)认为:真正的法律是与自然相调和的真理……这种法无分罗马与雅典,无分现在与未来,对任何国家或时代都有效并永久有效。这一认识(     
A.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B.顺应了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的趋势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善D.为近代西方民主法治实践树立典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希腊(雅典)人对于政体问题的讨论表明:从公元前470年开始,希腊知识群体就广泛关注和参与政体讨论,提出了不同政体之间的优劣和最好政体的问题。公元前4世纪,政治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延续了关于政体的讨论,同时又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将政治伦理纳入思考范围,由此开创了西方政治学。

——摘编自黄洋《西方政治学的前史: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政治思想》

材料二   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已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此,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首创西方政治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罗马法的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与古罗马政治发展的主要差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罗马帝国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种流行趋势:不允许分离奴隶的家庭,不能单独出卖丈夫而留下妻子和孩子;人们正式地埋葬奴隶,而不是让他们暴尸荒野或是让其他奴隶埋葬他们。这种趋势说明
A.罗马劳动力日益匮乏B.自然法观念影响增强
C.奴隶的政治地位提高D.万民法得以贯彻实施
2020-06-11更新 | 639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十二铜表法》规定:私犯是对个人的侵犯,如侮辱罪、盗窃罪、毁伤他人肢体等。公犯是对国家利益的侵害,入叛逆罪、伪造货币罪等。但到罗马帝国时期,出现了私犯公犯化的趋势:严重的盗窃罪、掠取遗产罪等由私犯转换成公犯犯罪。这表明罗马法
A.适用对象日益扩大
B.法律体系逐渐完善
C.法律的灵活性增强
D.注重维护社会稳定

7 . 政治文明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模式一中国模式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图片分别反映的当时的中国政治体制,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

模式二古代雅典模式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具有真正的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就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而宽容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讲》

(2)据材料二,概括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模式三近代西方模式

材料三:

事件一:2000年11月,共和党候选人布什以50.87%的民选得票率“击败”民主党候选人戈尔(48.38%),成功当选美国总统。

事件二:布什2007年7月19日否决了国会通过的要求增加胚胎干细胞研究拨款的议案。这是布什总统首次动用否决权。

事件三:2007年11月2日布什否决《水力资源管理法》。当天参议院以79票对14票通过该法,众议院6日也以361票对54票通过。该法案生效。

—根据新华网整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中反映的关于美国的政治制度的信息。

2018-08-1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古希腊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两者体现的共同趋势是
A.国家走向统一
B.贵族政治走向瓦解
C.权力趋向集中
D.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9 . 古希腊、罗马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和罗马的法律更是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领导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1)指出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材料二: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的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表现形式和适用范围两个角度,概括古代罗马法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上述趋势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
——《光复彩色百科大典·罗马法》
材料四:“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和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献)
(3)恩格斯曾评价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请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论证该观点。
2015-10-2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柏拉图在老师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法庭判处死刑后打消了从政理想,开始潜心学术研究。后来在《理想国》中提出“哲王治国”的思想。认为国家的“第一要务”是进行公民教育,“国王”应该是有政治技艺并依照法律统治的哲学家。这反映了(     
A.柏拉图具有平等法治的观念B.雅典缺少真正的民主
C.雅典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D.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