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对待被征服的异族,亦和汉朝不同。
汉朝多使之入居塞内,唐朝则仍留之于塞
外,而设立都护府或都督府去管理他。所
以唐朝所征服的异族虽多,未曾引起像五
胡内迁一般的杂居内地的异族之患。然环
伺塞外的异族既多,当其种类昌炽,而中
国政治力量减退时,就不免有被其侵入的
危险了。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代前期处理边疆各族关系的措施。简要评价唐代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中华民族形成虽然很早,但自我意识十分淡薄。中华民族自我意识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尤其是1895年甲午战争后逐渐形成的。1902年,梁启超率先提出“中华民族”概念。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五族共和” “五族平等” 得到广泛传播。到五四运动前后,受第一次世界大战“民族自决”思潮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和使用“中华民族”概念。九一八事变,尤其是华北事变和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观念得到全国各民族的人民普遍认同,并成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之共同称谓。

——摘编自郑大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形成》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基本内涵。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023-03-26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党和苏维埃政府开辟各种途径实现苏区广大群众对各政府职能部门和国企工作人员实行民主监督。1931年11月,中央苏区成立国家检察机关——工农检察部,在各级工农检察部下设有控告局,在工农居民集中地方,设立控告箱,以便利工农群众投递控告材料。1932年7月,共青团组织发起成立的轻骑队,拥有检查权和控告权,以公开的突击检查和经常性的检查方式开展工作。突击队是苏区人民在工农检察部指导下监督政权的一种新尝试。突击队队员由苏区内享有选举权的民众自愿加入,以公开检查和暗中查访方式开展工作。1933年冬颁布的《组织法》明确规定各级工农检察委员会必须在一切国家机关、企业、工厂、作坊、矿山、学校、社会团体、街道、村落中,建立不脱产的工农通讯员,形成工农通讯网,形成严密群众监督网。由职工会、雇农工会、贫农团及其他群众团体选举产生2名人民陪审员,参与各地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审理。

——摘编自蓝小燕《中央苏区农民权益法制保障及其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苏区推进人民群众民主监督建设的做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苏区推进人民群众民主监督建设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又有大批知识分子和 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材料描述的事件(       
A.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B.推动北伐战争的兴起与发展
C.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的进程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40年8月递交到英国国会两院的请愿书表明:1839年9月至1840年5月之间,伦敦东印度协会,伦敦、格拉斯哥、里兹、利物浦、不来本及不列斯脱各地的商会都一致敦促政府对中国“作出强硬而有力的行动”。这一材料的史料价值在于(     
A.证明英国政府极力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
B.为揭示战争的目的和性质提供史实佐证
C.表明民间力量在推动战争方面作用突出
D.说明商业资产阶级为推动战争制造舆论
5 . 1947年,歌曲《山那边哟好地方》在解放区传唱:“山那边哟好地方,一片稻田黄又黄,大家唱歌来耕地哟,万担谷子难满仓……穷人富人都一样,你要吃饭得做工哟,没人给你做牛羊。”这反映了(       
A.解放区土改提高了农民积极性B.农民成为解放战争的领导力量
C.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D.歌曲成为政治宣传的全新途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B.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C.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根基D.取得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2023-03-05更新 | 369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他们在关税自主。治外法权和最惠国特遇等一些重大的问题上轻易让步,而在诸如外交代表驻节和觐见不行磕头礼之类的事情上拼死相争,有学者认为、领事裁判权的订立,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材料反映出清政府(       
A.推行务实的外交原则B.清政府与外国友好往来
C.清政府接受国际惯例D.国家主权意识较为模糊
8 .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2023-03-04更新 | 217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识之士通过运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赋予人民基本的权利,采用了合法的方式来参政议政,例如通过建立党派和创立报纸期刊,使得资本主义民主思想和文化进入国内。材料体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A.强化了民众的民族意识B.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C.带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加快了民主体制的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德国学者傅吾康在《一百来年的中国革命,1851—1949》中这样写道:“抗日战争被认为是1927年中断的革命战争的复活,甚至蒋介石也照孙逸仙的意思谈论战争对民族革命的重要性。因此中国人对进犯的敌人所作的抵抗超出日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这说明(     
A.抗日战争是国民革命的延续B.民族矛盾化解两党分歧
C.国共两党阶级立场发生变化D.民族主义精神的高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