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自关税协定制度成立以来,以进口税率之低,外国纷纷以其过剩制品输入我国而莫之能 御……而同时以出口税之不能免除,致应奖励对外贸易之物品,亦不能免税,此出口贸易之不 能发达也。”这一状况(     
A.出现于《马关条约》签订之后B.便利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C.使英国对华贸易处于出超地位D.具有保护国内经济的作用
2023-01-1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昌起义后,全国大部分省宣布成立军政府,湖北军政府制定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对人民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进行了规定,勾勒出议会民主制的雏型,从制度上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选举制度的基础。南方独立各省的代表组成的各省都督代表联合会是具有国会性质的机关,其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参议院议员及大总统选举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南京临时参议院,进行第一届临时大总统的选举。之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民主选举制度的基本内容进行规定。临时参议院制定了一整套包括国会议员选举制度、省议会议员选举制度及大总统选举制度在内的选举制度,进行了民国初年的第一次国会选举、省议会议员选举及大总统选举。在北京临时参议院时期,又相继制定了《国会组织法》参议院议负选举法》众议院议员选举法》《大总统选举法》,这些法律的形成确立了民国初年的选举制度。

——摘编自唐可迈《民国初期选举制度评价》

材料二   1937年、1941年、1945年大部分抗日根据地所辖的乡、县、边区都进行了大规模的选举,选举产生了边区各级参议会和各级政府。选举实行“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投票”原则,规定“凡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男女、信仰、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说,抗日根据地的选举是真正具有“普遍而平等精神”的选举。当时边区90%以上的群众是文盲,为保证选举的顺利进行,晋察冀、晋绥、晋西北、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均从实际出发,创造了投豆、票选、画圈、画杠等多种投票方法。此外,还表演选举话剧、出版选举报刊等,共产党员和干部则挨家挨户宣传选举的重要性,有的为了方便选民投票还背着投票箱上门。到1941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约有91%的选民参加了选举。

——摘编自王冬梅《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创性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选举制度得以确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抗日根据地的选举活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03年,清政府谕令切实保护回国兴办实业的侨商,后来设商部,陆续制定和颁布《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司章程》《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奖励华商章程》等。同时,户部奏定《试办银行章程》。这些措施(     
A.促使清末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成就B.缓和了清朝的社会矛盾
C.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D.冲击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2022-07-13更新 | 955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油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表为近代中国政府收回部分租界的时间和相关事件。据此可知(     
收回时间收回租界强祖国相关事件
1917年8月天津、汉口德国、奥地利中国对德奥宣战
1924年8月天津、汉口苏联苏联成立
1927年2月汉口、九江英国北伐战争
1929年11月镇江英国北伐战争
A.清政府善于利用国际形势维护主权
B.国民革命驱逐了外国侵华势力
C.中国政府和人民主权意识不断提高
D.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2022-07-12更新 | 669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油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宋教仁说:“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B.旨在维护民主共和的革命成果
C.体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D.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2022-06-25更新 | 824次组卷 | 36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油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2年蒋介石访问印度,劝说英印双方在战争大局下做出妥协。1944年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拟《战后世界和平书》提出,非轴心国的殖民地应限子若干年内必须取得自主与独立,这影响了盟国对战后殖民地的处置。这些外交行动
A.彰显中国综合国力提升B.奠定中国“五常”的国际地位
C.直接影响了抗战的结果D.体现中国寻求大国地位的努力
2022-06-04更新 | 214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等汉地王朝治理边疆,实行的都是羁縻政策。边疆部落首领既接受朝廷的州县官爵印信,又保持原有的称号、辖境和权力,自理内部事务。蒙元王朝在边疆范围内设置的政区主要是:宣政院、行省、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如在岭北、东北和西北,行省及宣慰司是直接治理边疆的主要官府形式。在西南,除云南设行省和宣政院主管吐蕃外,主要是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土官”设置。明清两代大抵沿袭此项重要政策。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政区地理的变迁轨迹及特色新探》

材料二   清朝入主中原以后,继承了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羁縻政策”,在新疆表现得尤为明显。1762年,乾隆皇帝在统一了天山南北路以后,设伊犁将军,统辖全疆。在行政体制方面,清政府在新疆东部汉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实行州县制,其行政、司法、税收等制度均同于内地各省。在蒙古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中,实行“札萨克制”“伯克制”,册封或任命各族首领,由他们对本地区本民族人民直接进行统治,各项制度仍按旧俗。近代边疆危机迫使清政府对其边疆治理政策进行调整,188411月,清廷正式批准新疆建省。新疆实行与内地一致的行政管理制度,取消原为伯克、阿訇所掌握的司法权,各级官府把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作为重要职责,实力推行。1885年,孤悬东海的台湾继之建省,1907年,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改设行省。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分析古代边疆治理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边疆治理制度的变化,并说明其时代意义。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或受母教,或受保姆之教,令其能识应用之文字通解家材料庭应用之书算物理,及妇职应尽之道,女工应为之事,足以持家教之而已。其无益文辞概不申用回必教。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75页

材料二   基督教会之学校,初非专门之教育家所设立,其志亦并不在教育人才以促进教育之进步,力欲以学校为一种补助之物,以助其宣传福音之业。

——杨剑龙:《教会学校文化教育与中国现代作家》,载《江海学刊》2007年第4期

材料三   传教士虽然采用免费入学办法,但进校学生不多,中途退学的也不少,尤其是女校更不易招收学生。如传教士于一八五O年在广州开办一所洋学堂,开学时只有三名学生,不久,其中二名因不堪周围舆论的压力而退学。同年在广州由传教士开设的一所女子寄宿学堂,开学那天,本来报名上学的女生一个也不敢前来,后来总算动员来了几个,不久又全部退学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7页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教会女校出现的原因。
(2)材料三中教会女校遇到了什么问题?请分析原因。
(3)如何评价教会女校的创办。
2022-01-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8年8月,新疆各族民众捐献法币购买了10架战斗机,命名为“新疆号”(下图),送往抗日前线。1943年,新开展的“一县一机”运动捐献飞机144架,超过原计划64架的一倍还多。这反映出中国
A.由局部抗战转入全面抗战B.全民族抗战局面得到深化
C.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D.工业发展保障了国防需要
10 .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应该是在
A.1924年国共合作、大革命开始后
B.1927年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后
C.1931年抗日战争开始后
D.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开始后
2021-01-2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油田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