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面对民族危亡,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国力衰弱,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朝政府割地赔款……那时的中国历史,写满了民族的屈辱和人民的悲痛。

——引自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材料二   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三   毛泽东果断阻止了他们硬是要把已经为数不多的队伍往大城市的火坑里扔的固执做法。他……把愿意跟他走的人带进山里。毛泽东当时肯定没有意识到他这个决断对中国未来的特殊意义。

——陈晋《文人毛泽东》


(1)材料中发生在40年代的是什么事件?在政治上对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是役”是指哪场战争?概括此役战败对中国造成的消极影响。
(3)在材料三中,毛泽东把“愿意跟他走的人带进山里”是什么事件?有何特殊意义?
2021-12-02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班)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明清两代“政治是专制的”,并分析其消极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性质和进步意义。
(3)根据材料三,归纳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发展的特点。
2021-01-0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摘自薛福成的《筹洋刍议》

材料二   20世纪上半叶,面对民族危亡与重建国家的双重任务,在经历了种种思潮和运动的激烈碰撞以后,中国人否定了西方式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近百年衰败化、半殖民地化的趋势和分裂战乱局面结束。

——编自马克㙓等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从其牵涉到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世界外部地区来说,这也是现代一次最少为外人所知的事件。

——(美国学者)费正清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提及的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并“贻害于无穷”的两大特权,并简析“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百年衰败化、半殖民地化的趋势和分裂战乱局面结束”具有的世界意义。归纳指出在费正清看来,“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的意义所在。

2018-11-0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

材料三   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美】约翰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明清两代“政治是专制的”,并分析其消极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一党体制”指的是现代中国的什么制度?据材料三指出其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2018-01-01更新 | 462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模拟试题历史(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君主专制统治形成和发展的秦汉到强化的北宋,中央集权制度经历了确立到发展再到强化的过程。但是明清两朝与以前历朝相比,无论在哪个方面来看,领域更广而深,措施更细而严,明清两朝乃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顶峰时期。

——摘编自徐永前《明清两朝君主专制统治》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但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为如此,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就说明革命派对反对封建主义的不彻底性。

——摘编自道客巴巴《辛亥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发展到顶峰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政治产生的积极影响,分析阻碍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
2022-06-30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玉树州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是中国古有的概念。但在19世纪60年代,这一概念已被赋予新的意义。……其实,那个时候,自强一词应有两重含义。一就阶级意义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二就民族意义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   学习和创新有机结合中共堪称典范。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共产党宣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题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9世纪60年代寻求“王朝的自我振兴”和“自我图强”的事件及该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
(2)材料二中国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在这一动力驱使之下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是如何逐步深入探索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中“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分别是什么?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具有更重要的实际意义的一件事是把中央集权的行政新体制扩大到了“天下”。此事发生在李斯的上司王缩力促秦始皇把更遥远的原列国的领土交给秦皇室诸子之时一一换句话说,恢复约八百年前周灭商后的封建分封制。他争辨说,这样就更容易统治这些领土。李斯大胆地反道,周制定的这个政策已经证明是一个政治灾难。周王室的亲成一旦取得了他们的土地,立刻互相疏远和进行战争,而天子则无力阻止他们,所以结论是“置诸侯不便”。

——摘自(英)崔瑞德《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二 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两个半世纪以来民族主义革命传统的梦想,而且还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诉求,将政权从满清那里解放出来,将它扩大到所有中国人:汉人、满人、蒙古人、回人及西藏人。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央集权的行政新体制”的名称及其内涵,并列举秦统一后确立的其他主要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诞生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指出孙中山维护革命成果颁布的法律文献及其意义。
2022-01-1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病要求。

材料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位于武汉与广州之间的长沙成为中国阻止日本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最前沿堡垒。在两次长沙会战失败后,日军未放弃再攻占占长沙的野心。由薛岳领导的驻守长沙的第9战区的部队大都经历了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经历过层层考验,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算得上是中国军队的精英……在194212月开始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中,面对十余万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重兵防御,拼死抵抗,毙伤日军万人以上,赴俘敌360名,步枪1138只,机枪160挺,炮11门等,最终取得胜利。此时,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失败,中国军民却能在长沙城下给日军以毁灭性打击。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摘编自许金强《大显中国军威的第三次长沙会战》等


(1)根据材料,概括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的意义。
2021-04-15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十五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我们须努力引导劳动群众由日常生活的争斗到政治的争斗。目前政治的争斗,自然只是国民运动——排除外力及军阀的运动。

——摘编自《中共三大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案》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简述这次合作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用一句话说明材料二所示宣言公布的意义,并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共产党为这一路线的形成所作的努力。
10 .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展,民主政治在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楷模,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

                                                               ——摘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回答,“我们的制度”是什么?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制度的创立者是谁?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认识这个制度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和积极影响。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三条 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


(2)相对封建专制来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的进步性有哪些体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保障人民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等思想,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拥护……

                                                                             ——人民版高中课标《历史》必修一


(3)邓小平的讲话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于何时?依据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019-12-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