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史记·夏本纪》记载:“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的不同记载客观上反映了(     
A.禅让制在传承中完善B.嫡长子继承制确立
C.世袭制形成的曲折性D.启开创奴隶制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问政于箕子(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建议他除了“谋及卿士”“谋及卜筮”外,还要“谋及庶人”。武王十分钦佩。这反映了当时(     
A.原始民主传统仍具影响力
B.重大事务采取集体决策
C.商朝的残余势力仍然强大
D.神权政治占据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礼记乐记》记载:“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该材料(     
A.证明了宗法文化源远流长B.表达以德治国的政治理想
C.阐述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D.强调秩序与和谐二者统一
4 .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下列遗址最有可能的是能体现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是(     
A.仰韶文化遗址B.二里头遗址C.殷墟遗址D.红山文化遗址
2022-08-15更新 | 1648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芜湖中华艺术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甲骨卜辞中,商王自称“余一人”,王以下有各级的贵族与官吏,如“尹”、“卜”、“工”等;《尚书.盘庚)中也有“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等官名的记载。这表明商代
A.早期国家已经出现B.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
C.官僚制度趋于完备D.等级秩序较为森严
2022-01-13更新 | 1252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且所封诸侯国相间杂处,承担了藩卫王室、分治殷民、向四周开拓等任务。这说明分封制
A.有利于巩固西周国家政权B.弱化了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隶属关系
C.加速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D.推动贵族世袭和等级特权制度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A.久远的历史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
C.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同一史实D.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
2021-09-12更新 | 1869次组卷 | 3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根据《竹书纪年》记载,西周孝王曾攻打西边的游牧民族犬戎,犬戎臣服于周,并固定为西周王朝提供马匹,后来他们的首领非子受周天子分封,建立秦国。从这段历史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秦国最初并非中华民族的一部分B.华夏族形成是多元融合的历史过程
C.秦灭六国是华夏文明衰退的体现D.中华文明最初起源于陕西西部地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周礼·考工记·匠人》记载,西周的城邑规划有严格规定。如城墙高度,天子王城高“九雉”(一雉等于一丈),诸侯国都城高“七雉”,卿大夫都城高“五雉”;对道路的规定如下:天子王城路宽“九轨”(一轨等于八尺),诸侯国都路宽“七轨”,卿大夫都城路宽“五轨”。这表明
A.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力B.建筑制度突出礼制观念
C.统治者重城邑规划建设D.西周等级森严空前绝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