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载,在周公摄政时就分封了71国,其中大部分都是周的同姓子弟。分封时要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郡县制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而传统农民在摆脱旧领主的人身控制之后,也发挥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第一次从底层产生了生产革新的冲动……他们已经破天荒地成为独立的生产机构,而不再是具有人身依附的农奴。郡县制革命符合一切历史进步性要素,事实上也成为一切现代国家的典范。欧洲从黑暗时代,过渡到现代民族国家,也是在内部实现郡县制革命的过程,现代国家的本质就在于郡县制。

——《郡县制度与秦汉帝国霸业》

材料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辏并进而归命天子。……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

——(西汉)贾谊《治安策》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归纳郡县制度的主要历史作用。
(3)依据材料三,指出贾谊的主张被汉武帝的哪一措施所实现?这一措施的作用是什么?
2 . 山东是我国经济和文化大省,历史悠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的山东行政图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   据文献记载:①鲁、齐等诸侯在其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役的独立性。②秦代官吏必须经过国家委任才能就职;官吏调任时,不得带随员;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违者要依法治罪。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1、图2、图3反映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2)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图1、图2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在地方权限上的不同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图2、图3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有何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趋势。
2019-05-2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古代儿童称谓简表


年龄段称谓称谓由来(摘自《礼记》等
1~3岁孩提孩提之童,吾不知爱其亲者
10岁以前孺子孺子平寝晏起,唯所欲,食无忧
满10岁幼学人生十年曰幼,学
13-15岁(男)舞勺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种文舞)
15岁左右(男)束发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15(女)及笄十有五年而笄(笄礼)
15-20岁(男)舞象戚童,舞《象》(一种武舞),学射、御
满20岁(男)弱冠二十曰弱,冠(冠礼)

材料二:大约在17、18世纪,新的儿童观念逐渐形成。卢梭认为:“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儿童时代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观察、思维、感知方式。”

18世妃来,童工约占西方工人总数的1/10,平均每天工作13-14小时,1821年,法因爆发了反对雇佣童工的抗议。19世纪,英法等国先后颁布一系列法律,限定童工的最低工作年龄及工作时间,并规定儿童要接受教育。1884年,伦敦防止虐待儿童协会成立。在此前后,英法等国先后制定法律,保护儿童免受肉体及精神侵害;剩夺虐待儿童的家长的监护权。

1904年,法国设立儿童福利部,1908年,英国设立儿童法庭。1924平,第一份《儿童权利宣言》提出儿童应受特殊保护。1946年,联合国设立儿童基金组织,1989年《国际儿童公约》确认每个儿童均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现已有196个国家签署该公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表中能够反映礼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称谓有哪些?简析在先秦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
(2)据材料二,概括18-19世纪儿童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归纳20世纪以来儿童保护的新特点。
2019-04-0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4 .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整体性、根本性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器)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
材料二 “战国初,赵中牟之人已有卖住宅、园圃者。到战国末土地买卖之风更盛。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当然,当时地主土地来源并不仅限于购买,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封建国家的赏赐。……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观”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从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是在西方文明挑战之下被迫转型。他估算我们要通过这个可怕的极其痛苦的惊涛骇浪的三峡,大致要历时两三百年。
——宋月红《细论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观”》
材料四 1500年前后,许多事指向农业文明的解体,比如说,农奴制解体解放了人身,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欧洲的民族国家是在王权的领导下形成的……但王权统一国家之后成为专制的王权。……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是英国迈出了这关键性第一步……。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1)据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国“从封建到帝制”政治制度变迁的原因。
(2)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第二次社会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次转型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主要表现。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如何“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的。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使中西方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
2016-12-12更新 | 5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莆田一中等三校高三上期三校联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朝历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人才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乱世中,礼崩乐坏,风云激荡,社会缺乏严苛的等级限制,从而使人才的迅速涌现、扶摇直上成为可能;同时各国相争的复杂局势使得对于人才招揽和”独占”的需求较一国统治之时大大增加。在此背景下,客卿制度逐渐形成,识人文化逐渐兴起,并在各国变法改革、私学兴起等动力的推动下迅速走向繁荣。客卿制度是荟萃、善待人才的缩影,其中折射出的识人文化是当时的盛行之风,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续婧仪《春秋战国客卿制度与识人文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春秋战国时期识人文化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求贤诏(含策问)统计表(部分)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两千石、两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
上策诏诸儒:制曰:盖闻上古至治……予大夫习焉。其悉意正议,详具其对,著之於篇,朕将亲览焉,靡有所隐。是年,董仲舒是贤良对策的第一名。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汉武帝时期“求贤诏”的特点。
2021-04-27更新 | 37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协作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西周以来的统治者制定一系列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材料一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通过这些诸侯国,实际建立起了较为稳定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摘编自龚书铎主编《中国文化发展史》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材料四   文帝采贾生之议分齐、赵,景帝用晁错之计削吴、楚。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汉书·诸侯王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说说此制度的推行对秦朝有何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汉初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引发了什么问题?
(4)根据材料四,归纳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 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

问题二 中央与地方

自周代以后,我国开始确立了一套地方行政制度。秦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守和县令;汉代借鉴秦朝灭亡的教训,在继承秦代地方制度的同时也部分恢复了周朝旧制。到了元代,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控制,开始设立行中书省,标志着中国地方行政制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3)按示例完成周、秦、汉初、元四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填写。

(4)从上述材料中归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是一个成功的创造,“大宗维翰(注:翰:栋梁),小宗维城”,既讲“亲亲”,也讲“尊尊”……东汉以后,强宗大族遍布各地,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战乱时建立宗党武装,形成割据势力……与此相联系,魏晋南北朝时谱牒之学十分流行。大姓、士族都在修家谱,以明统系,宗族不相混淆。两宋时期,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随后,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
——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
(《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5期)
材料三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制(编者注:农村宗族械斗),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
——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1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宗法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并归纳其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以来宗族制度“全面复兴”的背景。
(3)评材料中关于宗法制的复兴或重建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二或材料三中的任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16-11-27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卷
9 .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对地方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设郡尉负责军事。郡下设县,县行政长官称县令。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师上计(地方官吏于岁末年终将一年的政绩汇报给国君或上级官员),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郡情况的计簿。朝廷据此行赏罚。县则在郡上计前,向郡守呈交县计簿。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所以《隋书·地理志》说;“汉高祖矫秦始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点也是不错的。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四   同样的气候,均质的土壤,完整的地形显然有利于进行同一类型的生产活动,简化农业生产管理,便于进行水利建设。所以秦代和隋唐都有意使政区的分划符合山川形势,也就是使这级政区与自然区划相一致。……为着防止分裂割据现象的发生,唯一的手段只有利用犬牙相入的原则。因此元代的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中央政府通过郡县制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据材料三分析汉初的分封与周代的不同。
(3)根据材料四指出元朝的政区划分的原则和前朝有何不同?分析这一做法的影响。
(4)综合材料二、三、四,结合秦、汉、元时期地方行政变革实践的效果,谈谈给你的启示。
2021-12-07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四地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土众民,不得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这一封建制度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分封子弟与亲戚,在紧要的地点戍守,彼此援助,构成一个庞大的控制网络;二是笼络不同文化的族群,寻求合作。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通婚、封赏等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周人分封的子弟,通常率领姬姓的军人若干,加上一些殷人遗民,一同住在封国城市内,谓之为“国人”,封地所在的一些土著族群,住在城外或自己的城市内,其首领与上层人士则与封君及国人互通婚姻。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型与开展》

材料二   简单地说,秦汉郡县制是一种地方行政二级制,郡是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郡之长官管理一郡之军事、经济、文化和司法,其俸禄与中央九卿相当,为二千石,其地位也与九卿相等。县是低于郡的行政区,县之长官称为长或令,主要负责县内的赋税征收,兵源募集,政令及法令的推行,故县之长官也被称为“亲民之官”。郡的长官郡守(太守)、县的长官县令(长)都由国君直接任免,职位不能世袭,他们代表中央对地方行使统治权,遵循国家的法令,秉承国君的意旨行事。秦汉郡县制自创立以来尤其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广,对秦汉乃至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王泽伟、范楚平《秦汉郡县制对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的不同。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到秦汉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