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现在已经面世的甲骨卜辞,除了极少数是记事刻辞之外,绝大部分是对于祖先神灵的贞问。大量的卜辞材料所表现的思想,乃是神灵为历史的主宰,神意左右着历史的发展。到了西周时期,彝器铭文则多载人事,而少言神灵。甲骨卜辞与青铜铭文记载内容的不同,表明(     
A.天命神学在西周遭到普遍怀疑B.中国古代人神关系出现重大变化
C.西周时期民本思想已经产生D.西周时期礼乐等级秩序开始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殷商统治者认为其权力来自于至上的神一“帝”,因而受到“帝”的庇佑,这种“受命”是“恒常”“不易”的,为此商王尊鬼神而重祭祀。周公提出“天命不常”的思想,认为商因“不敬厥德”而亡,至上的神“天”应是有“德”的,“天佑有德”,因而主张“明德”“慎罚”。这种变化反映出西周
A.以德治国观念深入人心B.民本思想取代天命观
C.王权与神权趋向于背离D.治国理念更注重人事
2022-06-27更新 | 2499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名校联盟2023届新高三摸底联考(新高考)历史试题
3 . 在君位继承方面,商朝曾经实行过兄终弟及;西周则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秦汉以来,在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原则下,选择“贤能”的皇子而非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现象逐渐增加。上述变化
A.受宗法观念影响B.主要目的是稳固政权
C.加强君权的需要D.实现了选贤任能主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商朝,人们对“天”无能为力,只能祈求其保佑。而自周代始,“天”成为真正的人格神,且与君意相关联,君主对它的祭祀再丰厚,若本身没有敬天爱民,也不会受到上天的庇佑。这一变化说明
A.王权必须借助神权维系统治秩序B.人们对国家治乱原因的认知深化
C.君主权威带有较浓厚的神秘色彩D.儒家民本思想成为治国的新标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商周两代实行集中公墓制的埋葬方式,王室、诸侯国君与其夫人或宗族成员集中埋葬在公共墓地;战国中后期的部分诸侯国国君陵园已分散埋葬,诸陵都有独立的陵园名称和墓葬管理体系。这一变化折射出(       
A.周王室力量的明显下降B.国家体制的演进
C.周礼对丧葬制度的影响D.宗法血缘的瓦解
2022-05-0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周初统治者把商代的"人神之礼"改造为"人际之礼",引入了"德"的理念和规范,形成了天命与德治、天命与民意相结合的辩证统一理论,为"武王伐纣、以周代商"提出了合理的解释。这种变化表明
A.王权必须借助神权维系统治秩序B.统治者对国家兴衰原因认识深化
C.君主权威带有较浓厚的神秘色彩D.儒家民本思想成为治国的新标杆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西周时期实行国野分治,国人是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成员,野人是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春秋战国时期,国野制出现破坏迹象,国人、野人合二为一,逐渐成为专制政权下的编户齐民。这一变化
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源于分封宗法制度的瓦解
C.促进国家形态转变D.奠定专制集权的阶级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周王室与同姓诸侯或同姓诸侯之间的外交辞令中,“父”被用于年龄较低贵族对年龄较长贵族的称呼。战国之后,将“父”与“兄”“老”“师”等词连缀,用于非血缘关系的长辈,这是“父”的进一步泛化。这种变化(     
A.体现了儒家伦理体系的内涵B.表明礼乐制延伸至底层
C.说明社会宗族推进社会变革D.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团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畏天命”、“敬天命”是周人的传统观念,到幽厉时代(前877年-前771年)却出现怀疑、批判上帝权威的思想。《诗经》中“昊天不惠”、“旻天疾威,弗虑弗图”、“浩浩昊天,不骏其德”等怨天、恨天、骂天的言论很多。这种变化
A.表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B.受到儒家民本思想的推动
C.源于阶级结构重大变化D.推动神权政治价值观崩解
10 . 商周时期尊崇天命。但商代甲骨文“德”字没有“心”符,西周金文的“德"字加入了“心”旁(如图所示)。这一变化说明周朝
A.强化了统治的神权色彩B.实行了严格的等级秩序.
C.天命观中蕴含民本思想D.君权神授的观念已消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