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左传》载:“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礼记》中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这两则材料反映了“礼”主要的社会功能是
A.端正民心的工具
B.凝聚家族的手段
C.维系等级的套路
D.齐家治国的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
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
B.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
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经开始逐步地走向崩溃
D.宗法家族观念在春秋时期开始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羊传》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这表明大一统源于
A.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
B.秦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C.西周封建诸侯与分封制度
D.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
2017-12-24更新 | 24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都匀市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4 .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西周确立的这种制度能在其后约3000年间被尊为正统定制,其主要原因是
A.保证了周天子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B.有利于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C.有利于主权的稳定和统治集团的稳定团结
D.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优秀人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据《周礼》记载,诸侯见到周天子要行“稽首”礼。“稽首”就是先拜后跪,然后双手合抱按地,头伏于手前触地,停留片刻再起身,动作很大,相对缓慢。这种礼节只用于见天子。由此可知, “稽首”礼(     
A.开创了周的礼乐制度B.强化了周天子的权威
C.削弱了诸侯的自主权D.加强了周对地方的控制
6 . 在分封制下,诸侯对周王的义务主要包括:
享有世袭统治权
定期贡赋
提供军赋
④提供力役
A.
B.
C.
D.
7 . 2009年4月4日是两岸“三通”基本实现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回大陆祭祖和扫墓的台湾同胞明显增多,这种祭祖习俗和情结源于古代的
A.郡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实行这项政治制度的目的是(     )
A.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集权管理制度B.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C.为了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D.解决了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上述史料反映的分封对象是
A.先代贵族B.同姓亲族C.殷商降族D.异姓功臣
10 . “以尊祖和敬宗为信条,确定了诸侯与王室的关系以及诸侯国的继承规则,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等级秩序。”材料论述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皇帝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