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周时期,天子传世,父死子继,先嫡后庶,以长不以贤。但天子往往以“贤者不绝于世”的名义,选拔一些贤人之后辅助天子,“王者即位,先封贤者,忧民之急也”。这一做法
A.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B.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基础
C.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点D.破坏了宗法分封的原则
2022-03-22更新 | 327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由此说明了
A.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坏B.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C.权力的重心不断下移D.法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2022-05-07更新 | 323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蓝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周时,“士”不仅可以占有田并指使子弟为其劳作,还要负有亲自执干戈、卫社稷的世职;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士”失去宗主的庇荫,或负书,或带剑,往来于各国王公之间。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官僚政治开始兴起
B.贵族政治走向崩溃
C.各国关系走向和谐
D.分封制度已被废除
2019-04-27更新 | 1543次组卷 | 22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洛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2012·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5 . 《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D.问鼎中原
2019-01-30更新 | 2212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汉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禅让制
2020-05-20更新 | 1205次组卷 | 9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西周建国之初,周王室并未能实际掌握四方蛮夷之地,但在推行分封制后,周王室基本上控制了华夏文化周边的蛮夷之地。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A.实现了中央集权统治B.成为稳定社会秩序的规范
C.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D.利于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三代有卜、巫、史等,他们即使神权的掌握者,又是重要的国家官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按照血缘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政治体制
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2022-03-15更新 | 484次组卷 | 154卷引用:陕西省汉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周初分封造就了受封诸国“强烈的‘自群(自己是个群体)’意识”,各诸侯国纷纷以“诸夏”或“诸华”的整体名义,向境内及周边其他各族宣示自称。这说明,周初分封
A.巩固了周天子共主地位B.促进了政治文化的认同
C.激化了各民族间的矛盾D.加强了受封诸国的团结
10 . 《礼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为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一般认为标志着中国进入“天下为家”时代的是(     
A.炎黄部落联盟建立B.夏朝建立
C.春秋战国时代开始D.秦朝建立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