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6 道试题
2015·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2016-11-27更新 | 3187次组卷 | 61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据考证,商朝可辨别的方国有150余个,方国大多是聚族而居;西周共有71个诸侯国,诸侯国人口结构复杂,由周人、土著居民、外迁殷人以及其他附属国的部族混合而成。这反映出(  )
A.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C.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D.西周统治区域的扩大
3 . 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B.王权的自我神化
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巨大影响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2022-11-24更新 | 324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
2016-10-11更新 | 2973次组卷 | 10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时期,天子传世,父死子继,先嫡后庶,以长不以贤。但天子往往以“贤者不绝于世”的名义,选拔一些贤人之后辅助天子,“王者即位,先封贤者,忧民之急也”。这一做法
A.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B.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基础
C.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点D.破坏了宗法分封的原则
2022-03-22更新 | 327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周时,“士”不仅可以占有田并指使子弟为其劳作,还要负有亲自执干戈、卫社稷的世职;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士”失去宗主的庇荫,或负书,或带剑,往来于各国王公之间。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官僚政治开始兴起
B.贵族政治走向崩溃
C.各国关系走向和谐
D.分封制度已被废除
2019-04-27更新 | 1543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0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五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禅让制
2020-05-20更新 | 1205次组卷 | 9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西周建国之初,周王室并未能实际掌握四方蛮夷之地,但在推行分封制后,周王室基本上控制了华夏文化周边的蛮夷之地。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A.实现了中央集权统治B.成为稳定社会秩序的规范
C.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D.利于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
9 . 周成王年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叛)周”,于是命令姜太公“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伯九侯,实得征之”。这可用于说明
A.齐国崛起具有偶然性B.边疆地区的统治失序
C.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D.分封制维护西周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商朝建立后把天命作为统治的重要依据,并认为天命永固,不可剥夺。周人灭商号称是恭行天之罚,并宣扬是获取天命的依据。周人的做法
A.揭示了古代社会兴衰规律B.协调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
C.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要求D.影响了后世王朝执政思想
2020-06-08更新 | 872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