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完全听命于周天子。但是此时出现的霸主却多采用“尊王”的战略维护自己的“国际”地位,并使本国的对外政策合法化。这一现象(     )
A.表明宗法制仍有重大的影响B.说明周王依然有至尊权威
C.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加快了周王室的灭亡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周礼·考工记·匠人》记载,西周的城邑规划有严格规定。如城墙高度,天子王城高“九雉”(一雉等于一丈),诸侯国都城高“七雉”,卿大夫都城高“五雉”;对道路的规定如下:天子王城路宽“九轨”(一轨等于八尺),诸侯国都路宽“七轨”,卿大夫都城路宽“五轨”。这表明
A.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力B.建筑制度突出礼制观念
C.统治者重城邑规划建设D.西周等级森严空前绝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周青铜器以礼器为主,纹饰以重环纹、波带纹、窃曲纹较为流行,种类不多,风格简洁朴素。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用途转向实用化,纹饰以抽象的几何纹为主,并出现宴乐、射猎、战争等装饰题材,呈现多样化的风格。这种变化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尚武风气成为主流B.青铜纹饰趋向生活化
C.政治秩序出现变革D.审美观念趋于感性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商代甲骨文“德”字没有“心”符,时人尊崇天命,认为一切都是神意赐予的结果;西周金文的“德”字加入了“心”旁,将人的行列和思想联系起来,由此产生了以德配天的政治法律观念。这说明西周
A.强化了统治的神权色彩B.天命观中蕴含民本思想
C.实行了严格的等级秩序D.意识形态始终摇摆不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商周时期,人们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一种存在,是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因此,周武王以封为鉴,“惟天惠民,惟辟奉天”,周公也主张“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A.挑战上天的权威B.认识到了民生的重要性
C.信奉“君权神授”D.采纳儒家为政以德思想
2021-04-01更新 | 349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6 . 春秋战国时期,无视“礼法”的各诸侯国比以往更加重视筑城,有学者认为当时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筑城运动”。这一时期城邑数量之多,现于《春秋》《左传》《国语》者即达1016个,其中有“国”名为城邑之名者百余。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各诸侯国的统治者拥有空前集中的财富
B.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结构
C.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周的刑法中出现了不孝、不悌、不睦、不敬祖先等犯罪种类,这些犯罪行为被视为罪大恶极。这表明
A.血缘与政治间相辅相成B.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C.宗法为政治制度的核心D.刑法逐步臻于完善
8 .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山东禹城),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此举的积极意义在于
A.弘扬儒家的仁政思想B.树立德政的贤明形象
C.防范西北犬戎的进犯D.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西周时,受封者不仅始封时要经过极严格的手续,且新君继位后,还要“再受命”“再册命”,否则“这一世族和主室疏远了,必然会没落”。这说明西周(     
A.确立了贵族的世袭特权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地方人事权由中央掌握D.政治秩序需礼制维系
10 . 西周以镐京为都城,除此之外在王畿区广设都邑宫馆,在王畿区以外的交通要道沿线及族群关系复杂的边疆地区设置王帐,供周王“巡狩”时驻跸。此举       (  )
A.实现周王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以监察异姓功臣为首要目的
C.适应管控地方强化王权之需D.建立起沟通全国的交通网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