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019-01-30更新 | 3595次组卷 | 106卷引用: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周末练
2 . 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
A.统一性与集权性
B.统一性与制衡性
C.分散性与松散性
D.独立性与落后性
3 . 明朝《虎墩崔氏族谱》中的“族约”载:“立族长,立族正、族副,宣圣谕,敦族义,创祠宇,置祭田,守坟墓,重谱牒,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这说明“族约”的主要功能是
A.注重血缘纽带,捍卫贵族政治
B.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C.维护宗族特权,强化专制统治
D.约束家族成员,追求政治平等
2018-04-08更新 | 523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周末练
4 . 《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此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周时期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B.周王室对诸侯失控
C.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周代分封制崩溃
5 .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严格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B.旨在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C.西周金属冶炼业发达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6 . 制度的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者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嫡子有残疾无法继承王位,由庶子代之)亦如之。

——《礼记·丧服小记》

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为祖,继(继嗣)别为宗,继祢(亡父)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

材料二“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家国同构可以看做父亲为一家之君,君为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家是彼此沟通的。故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家”(《礼记·杂记》)的说法。

(1)根据材料一,概述西周祭祀制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法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说说“礼”在古代中国社会起到的作用。

2017-09-1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周末练
7 . 出身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后天常常会出现阶层间的流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社会流动”
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形成B.分封制逐渐瓦解
C.宗法制的破坏D.百家争鸣的出现
2016-12-13更新 | 5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周末练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9 . 下面两幅图主要反映了(   
A.宗法制度遭到了很大破坏
B.由分裂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分封制度产生了双重影响
D.分封制的崩溃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10 . 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福建省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2016-11-18更新 | 1200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历史必修一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练习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