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周王的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其他诸子被封为诸侯,称别子。诸侯的职位由其嫡长子、嫡长孙继承,诸侯别子被封为卿大夫。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嫡长子继承始于西周B.王位继承打破了世袭制
C.规范了宗族内部秩序D.保证了政权的持久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西周时期,士是最下层贵族,但到了春秋时期,士的地位上升,他们当中的许多成员,凭借智力作为新的谋生手段,他们的思想主张也得到传播。这一现象
A.加剧了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
B.反映了分封制度的逐渐瓦解
C.导致了宗法制的瓦解和崩溃
D.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2019-07-27更新 | 461次组卷 | 15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咸林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年级迎联考历史模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称赞管仲,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 ( )
①恢复了周礼
②尊崇周王,会盟诸侯
③实行“初税亩”
④北御夷狄,南制楚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蕴含着“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中秋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
2021-08-16更新 | 257次组卷 | 68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在西周首次分封的七十—国中,姬姓封国就占五十三个,而在姬姓之国中,属于文王诸子的有 16 国,属于武王之子的有 4 国,属于周公后裔的有 6 国。由此可推知,西周的分封
A.强调德才为先B.淡化地域观念
C.对象较为单一D.重视宗法原则
6 . 春秋晚期,周景王去世后,其庶长子姬朝多次作乱,甚至将其弟周敬王逐出洛邑而自立为王,出现“二王并立”的局面。六年后,周敬王在晋国的帮助下返回洛邑并夺回“正统”。周敬王的成功复位表明当时
A.分封体制彻底崩溃B.宗法原则仍受重视
C.诸侯恪守忠君义务D.晋国霸主地位稳固
7 . 有学者指出,夏商时期,以华夏为中心的“天下”逐渐形成了松散的方国联盟。到西周推行分封制后,周天子分封诸侯以拱卫王室,形成“天下共主”的政治局面。这说明分封制
A.在西周时期开始出现B.促进了家国一体观念的形成
C.具有等级森严的特征D.使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严密
8 .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
A.王位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019-01-30更新 | 910次组卷 | 93卷引用: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基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对周代墓葬的考古挖掘中,棺椁的重数是辅助判断墓主人身份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天子棺椁四重,公、侯伯子男、大夫,等差分别为三重、二重、一重。士不重,但用大棺。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度
D.禅让制
2019-02-03更新 | 395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大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推动了血缘宗法关系更为明确B.推动了周王朝疆域的不断拓展
C.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D.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