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平王东迁后的混乱形势、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东迁依靠晋、郑两国。东迁后,周室仅有洛阳周围数百里之地,相当于一个小国。春秋初晋国内乱无暇外顾,郑国操王室权柄。郑武公死后,平王想立虢公为卿士,因郑庄公不满而罢。为取信于郑国,平王还与郑庄公交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平王死后,桓公又想使虢公执政,郑庄公派士兵抢收周地温和成周的庄稼,史称“周郑交恶”。恒王十三年(前707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天子威信扫地。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如京师者一,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鲁大夫聘周者仅四,其聘齐至十有六,聘晋至二十四”。失去朝贡使王室陷入贫困,甚至要向诸侯“求赙”(要财物助丧)“求车”、“求金”。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 孔子很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尽管他对于旧制度认为应该有损有益。在他看来,作为贵族行动规范的礼,不应该仅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如果离开了仁,礼就没有意义了。所谓的仁就是“爱人”,是贵族才能具备的一种品德。孔子周游列国,受到各国的款待,但他没有得到亲自检验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

面对当时的实际,墨家要求做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以“去无用之费”。墨家还竭力宣扬天下如能“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由此出发,墨家反对当时以强欺弱的残酷战争。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墨家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2 . 历史上对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秦人任智力以自雄,收万方以自私,敢于变百圣之大法,自速其年世,以遗生民气运世世无穷之大祸,祖龙(秦始皇)之罪上通于天矣!

——颜元《习斋四存编》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李斯和柳宗元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唐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他们的观点。

(2)据材料三,分析颜元反对郡县制的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看法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

3 .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联邦政府只能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力都属于各州或人民。

材料四2014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时强调,不断推进“一国两制”事业,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符合国家根本利益和香港长远利益,也符合外来投资者利益。……中央政府将坚定不移的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坚定不移地支持香港依法推进民主发展,坚定不移地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1)材料一中左图、右图反映的制度分别是什么?右图反映出汉承秦制,又有所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危害。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反映的制度及其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有效途径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国两制”下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地区的关系。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央政府将坚定不移的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原因。

2017-03-0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建立后,为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周王室把王畿以外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分封制度,扩展周的统治范围。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同姓子弟.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士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材料二   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与郡县制相适应,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地方官僚机构。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以上均出自中学历史教科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比较西周的分封制,分析秦朝郡县制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2016-11-27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省孝义市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5 . 古今中外,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创造出适合自己需求的政治发展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遗书》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两种政治制度?据材料概括两者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当我们把视线从华夏大地移向地中海世界,去寻找西方文明之源时,雅典卫城赫然映入我们的眼帘。……在它静谧而沉寂的遗址深处,记叙着一种与古代中国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指出古代雅典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雅典政治制度产生的条件。

材料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节选(1875年)

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

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


(3)材料三体现了近代法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

6 .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

材料二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

——据钱穆《秦汉史》整理

材料三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

(3)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

材料二王滨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至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

——据钱穆《秦汉史》整理

(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法制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时代。经过夏、商的衍化,到西周时最后形成严密的制度即宗法制度------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中国历史纵与横》
材料二     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
——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5期)
材料三     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制(编者注:农村宗族械斗),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
——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战略与管理》1994 年第1期)
(1)据材料一概括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2)评材料中关于宗法制的复兴或重建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二或材料三中的任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9 .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316页
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同的参议院。……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 《美国的历程》
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信息。
(2)根据材料二,填写元朝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简表。简要说明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
中央机构
地方机构
主要职能
中书省


枢密院

主管军事
御史台

主管监察


(3)材料三中“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指当时美国的什么制度?存在着什么弊端?后来1787年宪法是如何解决这些弊端的?
2016-11-18更新 | 3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子以诸侯为臣,大夫以士为臣。……据《礼记.王制》记载:诸侯又可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要定时向周天子进贡,定期朝见周天子,周天子出兵征讨时要带领本国军队随同出发,诸侯还要对天子的出巡、婚嫁、死丧等尽一定的义务。
——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西周是拥有主权的政治实体。然而西周这种对天下的最高统治权仅行使到邦君这一层次(各邦的最高统治层),并不贯彻到社会结构的末端,所以这种统治权事实上有一部分被分割了,由天子分别授予了庶邦的邦君 。所谓“授民授疆土”就是指这种统治权由天子到邦君的转移。
——李若晖《郡县时代——由权力建构与社会控制论秦至清的社会性质》
材料三:郡县制在秦代作为地方行政体制正式被确定为国家的结构形式和治理形式,与官僚政治紧密配合。皇族在秦代等同庶人,他们参政主要不是作为宗族的身份,而是作为臣僚履行职责。……三代王权的独尊和大一统集权统治受到了宗法分封制的制约和分割,秦汉时期因实行郡县制和官僚政治而使皇权达到了真正意义的独尊和大一统集权统治。
——高兵《大一统再认识》
(1)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分封制下的权力分配机制。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机制带来的不利影响。
(3)据材料三,郡县制否定分封制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并指出由此带来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封制到郡县制演变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