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柳贯诗文集》中说:“大抵家之有乘,犹国之有史,郡邑之有志也。史不修,则国之治乱兴亡,不可得而见;志不纂,则郡、邑之政治得失、人才出处,不可得而见。”这说明
A.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B.分封制已退出历史舞台
C.宗法家国一体制度的思想
D.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2 .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与之渊源对应的是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科举制
2019-10-20更新 | 265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4届山西省高三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卷(2)
3 . 西周时期周公对当时的婚姻制度进行了改革,原先的“一夫多妻”变为“一夫一妻多妾”的礼制。周公的这一改革旨在
A.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
B.扩大姬姓封国的数量
C.实现贵族婚姻门当户对
D.提高儒家思想的地位
4 . 有学者指出,“西周分封制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故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该学者强调的是,分封制
A.拓展了西周的疆域
B.加强了对东方的控制
C.强化了周王的集权
D.推动了各族群的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古代传说的神兽獬豸(xiè zhì),拥有很高的智慧,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獬豸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帝尧的刑官皋陶曾饲有獬豸,凡遇疑难不决之事,悉着獬豸裁决。据此说明
A.法权神圣不可侵犯
B.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C.神权为王权服务
D.中国古代司法由神主宰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这说明周朝政治的本质特点之一是
A.神权政治
B.分权政治
C.血缘政治
D.官僚政治
7 . 有学者统计,春秋时期鲁、晋、楚、宋、郑五国有史可稽的共85位主政者中,世族占92%,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共计81位宰相中,本人属于本国公子或本国宗室、王公室姻亲者26位,与其他国家王公有亲者8人,共计只占总数的42%.此现象说明
A.王公数量大幅减少
B.诸侯权力受到威胁
C.宗法制度日趋衰落
D.官僚政治完全确立
2017-04-15更新 | 502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
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向崩溃
D.诸侯国弃国逃跑,井田制崩溃
9 . 商代,商民族与上帝神的关系被“拟血缘化”,形成“父(上帝)·长子(商王)·子(民众)”的关系结构,商王是“诸侯之长”。西周在这一结构之外,又构建了“天·天子臣”的新关系,创造了“二元结构”,周王成为“诸侯之君”。这一变化表明西周
A.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B.削弱了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
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D.形成了官僚与贵族共治的局面
10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种“插队”的做法带来的客观效果是
A.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C.促进了不同族群的融合D.激化了不同邦国的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