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礼记》中说:“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法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礼俗刑然后乐。”这段话反映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一体
B.礼乐文明
C.宗法血缘
D.上尊下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农民普遍具有“清官明君”意识,他们会把官吏称为“父母官”,把明君看作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
A.宗法血缘关系
B.家国一体观念
C.君权至上意识
D.封建伦理道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商周时期,以祭祀先祖的宗庙为中心,国(族)人聚集而居,以全族中辈分最高、与直系祖先的血统关系最近亲的子弟构成王族,聚集于宗庙近旁的王室区。所有同祖(族)人均居住在城邑之内,分别由宗庙中心散布到外围区域。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法观念影响社会生活
B.城邑布局体现皇权至上
C.古代城市功能划分明显
D.家族经济决定政治地位
4 . 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是
A.体现了小农经济封闭特征
B.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
C.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
D.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
2018-09-11更新 | 16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9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仪礼》记载:“与君言,言使臣;与大人言,言事君;与老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悌于父兄;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这反映了当时
A.贵族家庭的文化生活B.普通百姓的家规门风
C.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D.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公元前892年周懿王死后,其叔姬辟方趁内忧外患形势混乱之际即位,是为周孝王。但周孝王死后,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是为周夷王。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B.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
C.诸侯可操纵王室事务
D.宗法意识已日趋淡薄
2018-01-11更新 | 391次组卷 | 23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中历史高考精准滚动试卷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这些皆所谓贵族。但从秦汉以后,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B.分封制度已退出历史舞台
C.选官用官权力已收归到中央
D.宗法血缘制度的逐渐瓦解
2017-10-12更新 | 425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西周时,文字多刻在青铜器皿上,青铜铭文内容丰富,为后人提供了祭祖、征伐、册命、赏赐等详实记载。这反映出西周
A.青铜铭文追求审美功能B.青铜工艺水平提高
C.文化传承意识增强D.宗法礼仪渐趋崩溃
9 . “西周的宗法制与‘领主分封’互为补充,……是城邦奴隶制向统一的封建古代国家过渡的必然产物。”可见,宗法制(   
A.以分封制为政治基础B.是古代城邦政治的产物
C.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形成D.标志着封建社会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商朝时期,相的权力很大。伊尹先后辅佐了汤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太甲。其中的太甲暴虐无道,不理政务,伊尹将他放逐,令他闭门思过。三年后,太甲悔改,伊尹又迎他回来执政。上述材料反映的相关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A.商朝相的权力已超过商王的权力
B.商朝的皇帝受到相权的极大制约
C.商朝政治带有迷信色彩
D.先秦时期最高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