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的的宗法制不仅指宗族内部血缘关系的亲疏原则,更重要的是这种宗族的血缘亲疏关系与西周整个政权结构的结合,即所谓宗统和君统的结合。这说明西周时期
A.家国同构理念开始形成B.周王垄断国家政治权力
C.血缘政治获得较大发展D.传统权力分配方式改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王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西周晚期,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言论。这说明当时
A.宗法分封制取代禅让制B.具有原始民主传统
C.君王权力遭到严重削弱D.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ǔ)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材料中的习俗
A.起源于明朝中期B.流传于中国北方
C.受外来文化影响D.受宗法制的影响
2020-10-01更新 | 133次组卷 | 27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020-06-08更新 | 320次组卷 | 109卷引用:2017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明代徽州文书记载,某一时期乡村的边界纠纷、交易纠纷、侵害地权、采伐林木等土地纠纷共计75例(见下表)。这反映了
A.传统乡村宗族社会的特征B.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C.封建社会法律法规不健全D.地方势力强大,影响中央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白狄鲜虞氏所建的中山国处于赵、燕、魏之间。在河北平山中山1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山王方壶铭文中也“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的记录。由此可知
A.鲜虞氏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B.反映出礼乐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C.体现了中山国文化对华夏文化的认同D.战国时期已经实现了高度的民族融合
2020-03-13更新 | 624次组卷 | 16卷引用:贵州省2020届高三3月阳光校园空中黔课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由公天下到家天下变化B.制度革新有利政治稳定
C.西周君主寿命的延长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019-12-0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历史试题
9 . 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向众仲询问关于赐姓的问题。众仲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昨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溢,因以为族。”这说明当时
A.诸侯国对地方管理松弛B.血缘宗法观念开始形成
C.分封与族的发展合而为一D.周王踢姓命氏的权力丧失
2019-11-01更新 | 103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贵阳民中贵阳九中贵州省实验中学贵阳二中贵阳八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联考(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代罗马人、希腊人也同中国一样注重孝道,但随着文明程度的增加,他们的孝道观念便逐渐淡漠,而古代中国的孝道文化却日益发展,成为民族性格和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孝道文化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古代中国
A.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
B.宗法观念的影响深远
C.民本思想的趋时更新
D.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