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1 道试题
1 . “西周王室采用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利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材料体现了西周构建的政治体系
A.层层分封、等级森严B.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加强
C.族权与政权相结合D.大宗与小宗紧密相连
2021-04-20更新 | 259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六)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对于饮宴具体制度,《礼记》记载了很多严格要求,比如参与祭祀宴会者的身份不同,其使用的酒器也有所差异:“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
A.粮食生产极其发达的社会现实B.官营青铜冶炼铸造业技术高超
C.维护奴隶制等级制的基本诉求D.夏商周宗法、分封的基本内容
4 . 西周时通过创造出虚构的、历史化的宗族体系,各不相关的神话传说人物被组合到一个家族之中,从而加速了神话人物向人格化始祖神的转变,同时把宗族意识进一步发展为民族意识。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共同信仰与价值观念强化B.宗法制具有神权色彩
C.神话中蕴含着人文主义的思想D.各民族共同宗教形成
2021-04-13更新 | 336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春秋时期,虽然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但交战双方约时而战,列队鸣鼓而战,在战争过程中不杀黄口(指小孩)、不擒二毛(指年长之人)是一种普遍的原则。这反映出
A.成年男性成为战争的主体B.诸侯有意控制战争的杀伤
C.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传承D.社会礼制对战争观的影响
6 . 在殷商卜辞中,“呼”“令”这类涉及上下级关系的动词越来越多地用于某侯、某伯,这些地方首领因此承担着商王朝的各项事务。这一现象有利于(     
A.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B.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C.密切商朝与方国的联系D.中原文化向边疆的传播
7 . 《三字经》中载:“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据此可知,在夏朝出现了(   
A.社会等级制度B.财产私有制C.王位世袭制D.内外服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周的的宗法制不仅指宗族内部血缘关系的亲疏原则,更重要的是这种宗族的血缘亲疏关系与西周整个政权结构的结合,即所谓宗统和君统的结合。这说明西周时期
A.家国同构理念开始形成B.周王垄断国家政治权力
C.血缘政治获得较大发展D.传统权力分配方式改变
9 . 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A.封邦建国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2021-02-28更新 | 35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家族血缘关系B.中央集权意识
C.家国同构观念D.安土重迁理念
2021-02-28更新 | 912次组卷 | 96卷引用:贵州省普定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