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1 . 西周建立后,一方面大量分封王族建立诸侯国,另一方面又对异姓侯国以联姻形式建构甥舅关系。这说明西周
A.以宗法方式巩固统治B.联姻是分封异姓侯国的前提
C.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D.加强对异姓诸侯的直接控制
2 . 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政治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与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恰当的是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不再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小宗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2022-02-15更新 | 130次组卷 | 54卷引用:陕西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普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3 . 伊藤道治在《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一书中指出,“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大体就在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明区。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这表明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王畿B.笼络宗亲C.奖赏功臣D.拱卫王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黄河以北的河阳举行诸侯会盟,并召周襄王参加。《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狩”是天子的大权之一,以狩猎为名巡视境内),这表明
A.春秋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B.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
C.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D.《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
2019-11-01更新 | 668次组卷 | 25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汉代画像石《周公辅佐成王图》。几位同学就这幅画像石的历史内涵进行了推测,其中与历史实际基本吻合的是
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周王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图中周王实行分封,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严格履行
D.图中周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德成为政治权力之间的主要纽带
6 . 夏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国家,《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
A.夏王是最高统治者B.中央设立机构与职官
C.世袭制代替禅让制D.夏王直接统治夏部族
7 . 西周建立后,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对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授土授民,这种制度是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礼乐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殷商时期,盘庚提出“罔不惟民之承保”“式敷民德”;西周时期,文王提倡“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用咸和万民”。这说明,商周时期
A.统治者推行“仁政”B.儒家民本思想受到重视
C.宗法观念日益强化D.养济保民思想既已出现
9 . 周代通过分封,使姬姓周人的亲族迅速遍及天下,北起燕山,南至汉水,西起陕甘,东到齐鲁,到处都楔入了姬姓人群。这说明,分封(     
A.意在消弭贵族间矛盾B.强化了周王室统治力量
C.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D.萌发了宗族认同的意识
10 .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表明,分封制
A.强化了血缘与政治联系B.埋下了分裂割据隐患
C.突出了权利与义务统一D.淡化了民众等级观念
2020-07-22更新 | 430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