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左传》记载:如果宗子身死,“有母弟则立之:无则长立,年钧择贤,义钧则卜”,是春秋中期流行的一种补充的继承办法。这反映出,当时
A.制度发展以巩固宗族B.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C.墨家尚贤主张的传播D.贵族间不断发生内乱
2022-01-09更新 | 385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周武王灭商以后将神农氏、黄帝、帝尧、帝舜、大禹等古老氏族的后裔进行“褒封”,甚至连商纣王的儿子也被封,“以续殷祀”,而分封制度的真正实施则始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这反映出西周初期的制度构建(     )
A.旨在重构国家治理体系B.摒弃了武装殖民的方式
C.推动了南北文化的交流D.确立了周王的专制权力
4 . 西周灭殷商后,将周公长子伯禽封于鲁国,鲁人主体是由殷人氏族和周人氏族构成的。由此可见,西周分封制
A.与宗法制度互为表里B.体现了王族优势地位
C.是地域和血缘的结合D.瓦解了殷商氏族势力
2022-03-03更新 | 329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B.王权的自我神化
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巨大影响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2022-11-24更新 | 324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西周早期文献中,求“福”常与“祭礼”相结合,即“事神致福”。西周中期,求“福”途径增加了继承和模仿“祖先之威仪”,后期又增加了善待百姓、“以德求福”的内容。求“福”途径的变化
A.反映中国古代治国理念的成熟B.说明西周时期抛弃了鬼神信仰
C.体现稳定宗法分封秩序的探索D.反映我国商业文明的发展需求
7 . 西周推行君主与众卿共同商议大事的朝议制,君主与自由民(主要是与贵族)共商的问题有三类:“一日询国危,二日询国迁,三日询立君”,皆涉及国政根本。可见,当时
A.保留了原始民主遗风B.周王权威地位尚未巩固
C.王位世袭制岌岌可危D.中央无力控制地方势力
2022-01-14更新 | 316次组卷 | 1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周时期,天子传世,父死子继,先嫡后庶,以长不以贤。但天子往往以“贤者不绝于世”的名义,选拔一些贤人之后辅助天子,“王者即位,先封贤者,忧民之急也”。这一做法
A.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B.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基础
C.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点D.破坏了宗法分封的原则
2022-03-22更新 | 327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内重要人物的部分主张或改革措施。据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
人物诸侯国主张或改革措施
管仲齐国“以劳收禄”“收禄不过其功”“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
乐毅燕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察能而授官”
申不害韩国“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内修政教,外应诸侯”
吴起楚国“使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明法审令”“砥砺甲兵,以时争利于天下”
A.实现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B.法律教化阻碍社会发展
C.军功爵禄与法律制度分离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2022-03-29更新 | 590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周代祭祀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宗庙在宗子家”,体现了“重宗”的精神,而“重宗”又体现了“尊祖”,反映在伦理观念上就是“孝”,周天子通过规范“孝”的观念,要求带有血缘关系的宗族内部成员严格遵守这一原则。周天子这一做法
A.加强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有利于稳定宗族内部的团结
C.实现了西周思想上的统一D.建立起西周森严的等级秩序
2022-03-25更新 | 292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横山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