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1 . 周礼规定,贵族列鼎数量为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1976年,江西省新干县西周墓中出土了5件铜鼎,大小依次递减。这可用来说明西周时期(     
A.血缘政治的完善B.铸铜技术的进步
C.分封制度的成熟D.中原文化的扩展
3 .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反映了西周(     
A.实现了政权与族权的结合B.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
C.解决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D.完成了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结合相关文献记载与示意图进行分析,据此可知,当时(     
A.神权至高无上B.皇权唯我独尊
C.世袭制开始取代禅让制D.承继名分制度尚未定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现有材料来看,周人围绕“中”形成了“以时中万邦”,围绕“四方”方位形成了“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围绕“左右”方位形成了“左祖右社”、“左昭右穆”,围绕“上下”方位形成了“上尊下卑”,围绕“内外”方位形成了“内诸夏外夷狄”等方位观念。这表明,西周时期(     
A.周王强化了地方行政管理B.方位观念赋予了礼制内涵
C.家国一体观念得到了认同D.同源共祖的意识初步确立
8 . 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点包括(     
①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尤其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②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以中原为核心的方向发展;
③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神权色彩浓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07更新 | 934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青岛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西周时期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金字塔型的等级秩序,其目的是
A.扩大王室的管理范围B.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C.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D.实现直接控制地方
10 . 台湾学者许倬云先生曾回忆道:“在家乡,新年、除夕、元旦、清明和冬至,都会祭祀祖先。我家自从抗战时期离家客居,先父直系祖先名讳先人挂轴,每逢年、节悬挂遥祭。我们弟兄迁移美国,每家也都有历代祖先名讳挂轴,至少在除夕和元旦会遥祭”。影响这种观念产生的制度是
A.内外服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乡里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