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2023·青海西宁·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自武王伐纣代商而兴之后,周人将天命与君主的道德牵系在一起。《尚书》中塑造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君主形象,即文王的圣王形象和纣王的暴君形象。《周书》中也有成王祭祀上帝,行籍田之礼,亲率百官、农夫播种百谷,共同劳作的记载。这些做法旨在(     
A.加强君主集权B.强化祭祀活动
C.构建政治认同D.推进家国同构
2024-02-28更新 | 163次组卷 | 1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南专用)
2 . 周公东征后,营建东都洛邑,并将参与叛乱的商朝遗民迁至洛邑附近,给田耕种。此后,周朝两都并存,洛邑成为周朝在关东的统治中心,长期设有官员和军队。由此可知,西周营建东都(       
A.加剧了商周部族的矛盾B.有利于强化对东方控制
C.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基础D.促使周朝统治中心转移
3 . 有学者认为,在政治方面,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并使用人牲;而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建立了调节人际关系的礼乐制度。这一变化表明,西周时期(     
A.专制君主的权力出现异化B.治国理念趋于理性
C.初步确立起儒家伦理道德D.宗法意识日趋淡漠
4 . 西周时期“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内外服制B.宗法制C.井田制D.郡县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一下·湖南岳阳·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西周初期,大量的殷商贵族被迁到洛邑。周公要求他们顺从天命,安于邑居,承诺他们仍然分有土地,还可以担任各种官职。这些举措旨在(     
A.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加强中央集权
C.增强政权的认同感D.推行仁政
6 . 周公平定商遗民叛乱后,大封同姓诸侯,将原臣服殷商的诸侯安置于姬姓诸侯之间,将商部族分给各诸侯。此举
A.加强了对于地方的控制B.避免周王室内部的斗争
C.实现国家权力高度集中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A.久远的历史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
C.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同一史实D.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
2021-09-12更新 | 1868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3月综合练习历史试题
8 . 春秋中后期效力于卿大夫的家臣流动性增强,家臣“从一而终”、“不事贰君”的观念被打破,“臣一主二”之事更是屡见不鲜。这说明了
A.官僚政治开始形成B.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C.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儒学主流地位确立
2021-01-10更新 | 1235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这表明周代
A.对天命观持排斥态度B.对天的认识理性化
C.天子权力有所下降D.德治思想逐步形成
2020-12-03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立于宗庙的先王神主,称之为“示”。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成为区别血缘亲疏的标记,维护着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内外服制度C.禅让制D.宗法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