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自南北朝后期便开始探索考试选官的方法。隋唐间均田制以土地国有、计口授田为原则,摧毁大族豪强的庄园经济,使一批自耕农和庶族地主得以产生,并参与分享文化和权力。唐代手工造纸产量颇大,雕版印刷渐趋流行,为普通人读书并参加科考创造了便利条件。

——摘编自冯天瑜《科举制度---中国“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   唐代科举取士原则兼顾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唐时期科举制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科举制的发展特点及对宋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初,面对各个部门之间出现严重分歧,政令难以得到顺利贯彻的问题,朝廷设立了政事堂制度,每遇到需要颁下诏敕的时候,就先由中书省和门下省会同其他必要人员在政事堂举行联席会议。到了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并在政事堂后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以对口分理各项行政事务。包括皇帝诏命在内的一切政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方能生效颁行。随着盛唐时代政事堂工作重心向分理行政倾斜,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六年正式在皇宫内设立了翰林学士院,选任擅长文学的亲信充任翰林学士。翰林学士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属员,不计官阶品秩,主要负责起草任命将相大臣、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并承担起了参与决策机务的工作。此后,宋辽夏金元明清各朝都设有翰林学士或学士,在政治权力结构中居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王小甫等《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1)根据材料,概括唐初至盛唐中央决策机制的发生的变化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初至盛唐中央决策机制调整的作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前期,尚书、门下、中书三省构成一个完整的辅助皇权运行的最高政务裁决系统,三省官员在上行和下行政务文书中的签署体现了按照环节分工、分层决策、互相制衡的政务运行机制。中书省是决策机构,凡是皇帝颁行的诏令,都要先经过中书省讨论后拟定。中书省所起草的诏令,在颁行前,必须经过门下省审议,如有不便,门下省可以驳还重议。唐尚书省机构很完备,秦汉以来,三公九卿所掌管的军政事务,大体上都已并入尚书省。在尚书都省总管下,六部尚书分管全国军政大事。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材料二   在北宋的政务运行机制中,最高政务裁决机制是依托于二府三司体制之上的君主专制,在行政体制上可以称之为中书门下体制,以中书门下为首的政务裁决系统完全脱离了三省而独立运行。制敕文书的起草实行内制和外制分工的机制。文书的传宣、封驳以及上奏文书的通进等都已经成为由专门机构负责的独立环节。在北宋的政务运行机制中,最高政务的裁决、制敕文书的起草、文书的流转与落实到文书体式上的职衔签署等四者之间尽管有交叉却是相对独立、互相分离的。中枢文书行政的前三个层面都是依托于差遣性的职衔。而三省制的框架主要是存在于行令的程序之中,即文书流转和签署的环节,在前两个层面,三省不发挥作用。

——摘编自刘后滨《唐宋间三省在政务运行中角色与地位的演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中枢政务运行机制,并分析其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宋朝中枢政务运行机制的变化。
2022-07-04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达标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政治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位。汉武帝时还创立和实行了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

——摘编自杜庆佘《论国家制度建设与汉代兴衰的关系》

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后来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

——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初和唐初制度建设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北宋相比,元朝地方行政机构发生的主要变化,并指出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的乡举里选是在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后,乡里民众政治参与的一种形式。秦代是“选贤与能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的新时代的确立”,两汉的察举制“正是新的选举方式的制度化、法典化的结果。这种制度,使得不少的小农都拥有了被选举权,而选举权则掌握在官僚和地方豪强手中”。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至少入仕资格“原则上扩大到整个自由民阶层”。在汉代的社会结构中,只要具备了某种素质或满足国家要求的乡里编户民,理论上都有自由入仕的机会,并无法律的特别歧视。当然,自由入仕并不是没有限制。秦汉国家针对包括乡里民众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仕进途径都有细密的规定。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乡举里选考辨》

材料二 东汉末期由控制中央开始,外成宦官的势力也开始向帝国的州那等地方政府延伸,派他们的亲朋好友或党附他们的人到地方去担任州郡的行政长官。这些人到了地方上,他们不关心地方,仅关心他们所属外戚或宦官集团的利益。地方政治在此类州郡长官治理下,自然不上轨道。特别是选举方面,乡举里选的理想被破坏无遗。历经数百年而摸索出来的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政府与人民的沟通,竟因偶然事件而被轻易破坏。仅仅因为和帝以后皇帝的短命、嗣君幼冲,居然使宦官、外戚混扰了中央、地方的政治。追根究底,仅因帝国政体自始皇以来是所谓的皇帝体制,立于权力顶峰的皇帝,没有其他任何可以制裁他的力量。于是控制皇帝,假藉其势的一小撮外成、宦官的倒行逆施,终于令沉默的多数难以容忍,爆发了他们的不满。东汉的清流运动与地方自立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的。

——摘编自国风《乡举里选理想的破坏和地方自立趋势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乡举里选制兴起的历史背景并概括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乡举里选制遭到破坏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经过一番改革,国力强盛。一方面,朝廷直接控制的区域较前代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地方豪强势力以强凌弱、武断乡曲的现象十分常见,郡国吏治日趋腐败怠惰。元封五年,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并制定了第一个专门性的监察法规--六条问事。六条问事规.定了刺史监察的主要内容为地方豪强与二千石(郡国高官)的不法行为,如二千石不遵从皇帝诏令、鱼肉百姓、贪赃枉法等,成为之后监察、考核官员时的依据准则。

——摘编自王宇星、卜宪群《西汉刺史制度是一大创举》

材料二   公元627年,唐太宗依据“山河形便"将全国300多个州分为10道,作为监察区域。道内不设固定的监察官员,逐渐建立了“因事而遣、事毕即罢”的运行机制。由于没有时间的限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派出使者;由于没有人员的限制,皇帝可以在所有的官员中随意挑选自己信赖的大臣,也可以根据事情的需要派遣直接相关部门的官员,提高行政效率。一切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能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势力无从产生。唐玄宗时期改为15道,每道在所部大州设立固定治所,形成使职常设、驻地巡察的运行机制。这次改革起到了提高监察效果、整顿地方吏治、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作用。分区的固定、使职机构的常设,为道的地方化也做好了制度的准备。

——摘编自张小稳《派出机构、王朝兴衰与统县政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设立刺史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道”的演变趋势,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世纪西方文明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个人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较之西方,“野蛮”的东方往往被视为停滞不前。为了纠正西方关于中国人“死守传统”的印象,丁韪良多次强调科举制中所体现出的“进步”元素。一方面,中国人自幼年开始读书,经历各个阶段,向秀才、举人、进士等更高层次不断努力的过程,体现了个人对“进步”的追求;另一方面,科举制经历不同历史时代,其考试形式和内容的不断完善,体现了该制度本身的“进步”。更为重要的是,科举制也在制度层面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

——摘编自王剑《论丁韪良对中国科举制的评价 》

材料二   晚清时期科举制遭遇了一个极端化、负面化评价过程,这集中体现为针对科举的“污名化”与“妖魔化”。晚清以来科举考试正向功能的下降、近代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引发的中国知识分子“现代性焦虑”等 ,促成了科举评价负面化倾向的发生。科举评价的负面化倾向不仅令科举形象受损,对科举制被废止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左右了20世纪以来科举评价的基本取向。

——摘编自陈兴德《晚清科举评价的负面化倾向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中所体现出的“进步”元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以来科举制遭到负面评价及被废除的原因。
2021-03-27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地方行政制度演变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课考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固然重要,稳定地方局势则尤为迫切。江南局势长期动荡,元廷必须予各军事占领区以相对集中的事权,以便遇到紧急事务能够迅速决策。且疆域辽阔,为汉唐所不及,很难一一统属,设行省而代替中书省对其力所不及的地区进行管理,中央再从大局上实施节制,提纲挈领,确实是一种具有明显优点的统治模式。

——摘编自张帆《元朝行省的两个基本特征——读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实行行省制的原因,并简述行省制推行的历史意义。
2020-11-1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明)宋濂《元史》

材料二   清代基层社会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大系列社会组织:一是官方出面组织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二是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同样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其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反映了清朝基层社会组织结构及发展态势。

——摘编自张研等著 《清史十五讲》

材料三     20 世纪 80 年代,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 1997 年,全国共有 91 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 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封建变为郡县”始于何时?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元朝面对辽阔疆域, 在地方管理上的“制度创新”有什么意义?
(3)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村民自治的性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

图2

图3

图 3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1、图2、图3反映的地方管理制度,并说明其对应的朝代。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幅图所示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概括其总体演变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