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关于中国古代边疆治理,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结论
A《史记》记载:“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凿空”西域促进了西北边疆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B唐蕃会盟碑记载:“于贞观之岁,迎娶文成公主。”反映了唐玄宗时期的民族关系和谐。
C《元史》记载:“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表明了元代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D《清高宗实录》记载:1762年,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节制南北两路,统辖外夷部落,操阅营伍,广辟屯田。”说明了清代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A.AB.BC.CD.D
3 . 史料记载,唐朝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同时由皇帝临时加以名号的其他官员也成为宰相,唐中宗时,居然出现同时有10多个宰相共秉朝政的局面。这一现象
A.瓦解了三省制度B.强化了君主专制
C.提高了行政效率D.有利于科学决策
2022-06-25更新 | 226次组卷 | 16卷引用:重庆市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书·武帝纪》中记载:公元前119年西汉朝廷专门向富商豪民发行白金币。白金币是一种银锡合金币,作价高。品种有三:其一圆形龙纹,重八两,值三千钱;其二方形马纹,重六两,值五百钱;其三椭圆龟纹,重四两,值三百钱。这一举措表明汉武帝旨在(     
A.稳定金融市场B.促进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地方实力D.杜绝民间私自造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据《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唐代的职官设置中.有一职官的职掌为:“分察巡按郡县、屯田、铸钱、岭南选补、知太府、司农出纳、监决囚徒。”该职官最有可能是
A.刺史B.节度使C.监察御史D.巡抚
2022-05-31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第十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在张家山汉墓出土竹简中的《二月律令·捕律》中记载,“捕从诸侯来为间者一人,拜爵一级,有(又)购两万钱。”而又在《二月律令·.贼律》记载:“来诱及为间者,磔(zhe:酷刑)。”据此可知,朝廷这种做法
A.实现了对地方的绝对控制B.达到了思想上的统一
C.有利于削弱地方诸侯势力D.加强了社会治安管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表为关于汉代主要选官制度的史料记载。下列对如表的历史解释正确的是
时间概况
西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举贤良能直言极谏,时策者百人,唯晁错为高第
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下诏举士,规定非治儒术者不取,董仲舒取为上第
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25-57年)时选拔与提拔的对象,统行“授试以职”,内容有策、经、笺奏等

A.汉武帝严格控制参加考试人数B.董仲舒推动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C.察举制通过考试严格选拔官员D.统治者注重保证察举的“质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东汉《曹全碑》记载,曹氏家族从曹敏至曹全历五代,几乎全以孝廉入仕,从县令起步,逐步高升;曹氏族人“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枝叶分布,所在为雄"。这一现象反映出
A.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威胁皇权B.门第家世成为选官主要依据
C.自上而下的选拔机制遭破坏D.察举制度在实施中弊端显现
2022-01-20更新 | 235次组卷 | 28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一)历史试题
9 . 《元史》记载,元代“东渐西被,暨于朔南,凡在属国,皆置驿传,星罗棋布,脉络相通,朝令夕至,声闻毕达”。这说明元代驿站制度
A.仅设置于所辖属国B.加强了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C.沿袭前代民族政策D.激化了与其他民族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A.注重门第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B.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
C.重才轻德的选拔依据弊端渐显D.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
2021-11-25更新 | 1265次组卷 | 38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