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庆历新政”是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一次实践。宋仁宗开始大力支持,但后来转变了态度,最终庆历新政夭折。宋仁宗转变态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广大官僚反对,二是忌讳朋党影响其专制统治。据此可知(     
A.统治者决策决定了改革成败B.改革加剧北宋积贫积弱程度
C.官僚意见不统一制约了改革D.改革失败因其制度层面缺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封建巡视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明朝进一步加强巡视立法,至清朝颁布了我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监察法规—《钦定台规》,中国古代的巡视法规达到系统化程度。明清时期还建立严密的地方巡视系统,延续了唐宋以来中央对地方巡视系统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三个互不统属的独立系统:一是监察御史系统,包括专差、巡按御史两种;二是按察司系统,职责就是按察所属的府州县,下设主要官员有按察使;三是督抚系统,督抚即总督和巡抚。明清统治者规定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巡视官员可以互相监察、互相纠举,以保证巡视体系正常运转。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疏略》

材料二   西方国家的问责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紧密相关,是责任政府的基本元素,其效力范围是整个国家,其约束的对象是整个国家的所有公职人员。西方国家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监督体系主要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达到全社会或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由于这种监督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国民性,因而这种监督比行政监督更有效、更有力量。

——《西方官员问责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央对地方巡视制度强化的特点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国家对官员监督与中国明清时期的巡视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对中国明清时期和近代西方对官员的监督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东西方监察制度对当今监察工作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唐代的民族政策,除了朝贡、和亲外,在边区还设立羁縻都护府,任命当地部族领袖为都护府长官,都护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唐代的这一“羁縻政策”(  )
A.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B.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C.冲击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固化了“夷夏之辨”的观念
2017-08-24更新 | 1604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4 . 《汉书·贾谊传》载贾谊上疏曰:“今淮南地远者数千里,越两诸侯,而县(悬)属于汉。其吏民徭役往来长安者,自悉而补,中道衣敝,钱用诸费称此,其若属汉,而欲得王至甚,逋逃而归诸侯者已不少矣。其势不可久。”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三公九卿制
2017-07-03更新 | 3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高级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材料反映东汉时期
A.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
B.改变了单凭以德选拔人才的标准
C.确立以考试来甄别人才的制度
D.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已趋于成熟
6 .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 ,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我国的政治制度从夏朝起,至今已4000余年,虽然内容各异,但都对我国政治文明的进步、发展、成熟作出过重大贡献。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唐代中央官制的名称和北宋宰相职权发生的具体变化。概括指出唐宋王朝中枢权力演变的基本特点。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自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3)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4)你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发展历程有怎样的认识?
2016-11-18更新 | 12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必修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