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唐宋科举考试中,在礼部贡院南门标示出需要回避的亲族名单,名单上记录的士子不再与一般士子一同参与由礼部举行的科举考试,而是参加由吏部考功员外郎单独为其主持的考试,称为“别头试”。这(     
A.否定了世家大族的特权B.提高了参加科考的门槛
C.确立了科举考试的权威D.凸显了人才选拔的公正
2023-08-29更新 | 1416次组卷 | 24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在中国历史上某种选官制度的影响下,士人间曾出现过一些奇怪的作风:一为久丧,有人守丧达二十余年;二为让爵,兄弟谦让;三为推财,家人互让。这种选官制度应为(     
A.世卿世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3 . 清代科道官对于风闻传言且事实未清的行为可进行弹劾,这是科道官所独有的特权。科道官如果出于私心,徇私诬劾,“回奏不实,或并无可据者,降一级调用。”这些规定旨在(     
A.限制监察官员的权力B.保障监察效果
C.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D.杜绝官场腐败
4 .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允许“怀牒谱自荐于州县”,并以成绩定取舍。它被认为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是因为科举制(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加强了君主和中央权力D.影响了后世的选官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元朝时,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新是设立了
A.中书省B.节度使C.行省制D.郡国并行
6 . 汉武帝允许诸侯将王国土地分给子弟,使“人人喜得所愿”。这种“上以德施,实分其国”的政策是为了
A.抵御外辱B.独尊儒术C.加强集权D.增加赋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它意味着帝国政府在最大限度上开放门户,门第身份变得不再重要,因此大受庶族地主的欢迎。同时,也意味着读书人有了自我推荐的可能性。”材料中的“它”的正确理解是
A.将地主中最优秀的人纳入到统治集团中
B.彻底扭转了传统社会的等级和门第观念
C.九品中正制使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
D.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8 . 东晋时期,整个社会形成崇尚门第的风气,以出身高门为荣,以出身低贱为耻。与这一风气形成密切相关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度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汉察举风尚,往往由身居高位的公卿大臣以能罗致人才,充当自己的幕僚为荣耀。……这种选拔官吏的方法,实际上只问才能,不问政治。贤士被征召后与三公以及其他贤士彼此以道义相交,宾主相见。由此可知,察举制
A.强化了宗族宗法伦理秩序B.使贵族政治逐渐得到形成
C.易导致官僚集团形成派系D.确立了新的选官任官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