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李碧妍在《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一书中认为,安史之乱后,藩镇的存在不是必然会削弱帝国的政治权威与统治力,在与藩镇的博弈之中,唐帝国通过不断地学习与调整重新树立起它对藩镇的权威与控制力。因此唐政权在乱后重新生存了下来。作者意在说明
A.藩镇在客观上延续了唐朝统治B.藩镇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C.安史之乱并没有影响唐朝统治D.藩镇是唐走向灭亡的祸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太宗时期设置封驳司,规定凡制有所不便者皆许封驳,依例施行之常程公事不得辄有留滞,设知给事中事为长官。后另设知封驳司,改称兼门下封驳事。1082年,改为门下省封驳房。这些做法
A.强化了宰相参政议政职能B.规范了三省制衡机制
C.有利于避免行政决策失误D.弱化了皇帝的行政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保障君主在选官问题上的最终决定权以及官位的开放性,避免因官僚变相世袭、自我生成而危及集权统治,这一治理目标的达成,最终是经由
A.军功爵制度的推广B.中外朝制度的创设
C.察举制的成功实践D.科举制的发展完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初,三公位高权重,汉武帝任用尚书、侍中、中书令等心腹侍从以分三公之权,此后三公权力日益削弱。到魏晋南北朝,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主持的三省正式取代三公掌握相权。魏晋南北朝的三省制
A.强化了皇帝的权力B.强化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C.同三公一样不利于君主集权D.增强了官僚制度的专业性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奉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位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
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
(3)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2021-03-1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物一:秦简“里耶秦简”(下图),2002年6月出土于湘西里耶古城,上书有“迁陵洞庭郡”五字,其中提到的“洞庭郡”改写了此前史学界对秦代湘西历史、地理的认知。同时出土的还有三万六千多枚简牍,共计约二十余万字,字体属古隶,内容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秦代的文献资料。



(1)该文物可以用来印证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请对这一制度进行简要评价。

文物二:石刻“嘎仙洞石室祝文拓本”(下图),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拓跋鲜卑旧墟石室,很早就见于古代文献。但因没有明确记载和实证,石室的具体位置久无定论。1980年,研究者发现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一个山洞一嘎仙洞石室内的石刻祝文。其文字内容不仅与《魏书·礼志》中记载的北魏皇帝此次祭祖的祝文文字基本相同,且多出78字。由此得以确证嘎仙洞即传世文献记载中的北魏拓跋鲜卑族石室祖庙,由此证实了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就是拓跋族鲜卑部的发祥地。



(2)根据图文,分析嘎仙洞石室祝文的史料价值,并说明材料中用到的历史研究方法有何特点。

文物三:印章“统领释教大元国师之印”(下图)是元朝皇帝赐给吐蕃佛教萨迦派领袖的龙钮玉印。元朝建立后大力扶植萨迦派,大量册封萨迦派宗教人物为国师,帝师等。为了更有效地治理这一地区,元朝中央政府还设置了直接管理吐蕃事务的中央机构。另外,在卫藏和阿里地区各设有两名元帅管理当地的蒙古驻军和军民事务。1260年、1268年和1287年,中央政府先后三次清查吐蕃地区户口,将这一地区紧密纳入到中央王朝的行政体系之中。在第一次清查户口时,忽必烈还下诏,命主管官员根据吐蕃实际情况,仿照汉地成例,建立驿站。



(3)材料中提到的是今天我国领土的哪-地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元朝是如何实现对这一地区的有效管理的。
2021-03-04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由此可知,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削减藩镇节度使实权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派文臣担任各州长官D.设转运司综理财政
9 . 北宋建立后,武将中只有狄青当过枢密副使,这已是武将能做的最高官职了。像唐朝那样出将入相的事,在宋朝是不可想象的。这主要是因为北宋
A.推行崇文抑武政策B.统治秩序非常稳定
C.科举取士名额增多D.士人关心国家政事
10 . 元朝设置行省的基本情况如表所示(部分)。由如表信息可知,这一时期的行省
元朝行省概况
江浙、湖广、江西搜刮财赋,其治所往往设在便于与朝廷联络和指挥的水陆交通要冲之处,而不置于该省的中心地带
陕西、四川、云南、河南位于中原关中及西南边境要地,以控制军事重镇为重心
岭北、辽阳防范蒙古诸王,控制蒙古部众以及供给军需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维系了元朝的统治
C.侧重对地方军事遏制D.拥有很大的自主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