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史书记载,汉初出现“极权丞相”现象,皇帝见丞相时,要为之起立行礼,而且“丞相有病,皇帝法驾亲至问病,从西门进入。”为改变此局面,汉武帝(     
A.设立中外朝制度B.颁布推恩令
C.实行三公九卿制D.推行刺史制
2023-10-16更新 | 339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图为某同学在学习三省六部制时制作的知识结构图,其中①处应为(     
A.尚书省B.门下省C.中书省D.皇帝
2023-10-0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宋代在知州以外设“通判某州军事”一职,简称“通判”。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附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
A.制约地方长官B.控制财政大权
C.提高行政效率D.牵制中书门下
2023-09-02更新 | 829次组卷 | 56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元朝为了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在地方管理上采取的制度是(     
A.郡县制度B.行省制度C.刺史制度D.羁縻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苏洵《嘉祐集》记录:“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与此可以看出北宋(     
A.中央集权强化B.军民训练有素C.信息传递迅速D.募兵政策有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仁宗曾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该言论突出反映了宋代(     
A.监察机构的多元化B.相权与君权的相互抗衡
C.削弱地方割据势力D.君主专制下的理性精神
2023-02-16更新 | 169次组卷 | 2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秦汉两代朝廷非常重视道路的建设。秦兼并六国之后,建立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西汉武帝时,在秦成果的基础上,开辟了通向西南、西域、夜郎等地的交通道路;东汉的都城洛阳则是“处于中土,平夷洞达,万方幅凑”的交通枢纽。这些成就的取得(     
A.保证了秦汉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B.说明交通是秦汉地方治理的核心
C.得益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D.确保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权
2023-02-03更新 | 404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曹魏建国之初,在地方设立中正官,考察、评议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德名俱高”的中央在职官员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当时这一政策(     
A.将选官权收归中央B.促进了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
C.造成取士不问家世D.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让平民出身的儒生公孙弘做丞相,改变了即位早期由贵族做丞相的惯例。之后,汉武帝又让贤良之士“并在左右”与大臣辩论。这反映了当时(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凸显B.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
C.皇权进一步加强的趋势D.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
10 . 简答题:
(1)简答中国古代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列举近代中国人民各阶层救亡图存的实践活动。
(3)请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023-01-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