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2022·湖北武汉·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代学者丘浚在《大学衍义补》一书中对唐朝吏部“身、言、书、判”的选官标准有如下论述:“若其于身必取其丰伟,于言必取其辩证,则晏婴之貌不扬,裴度之形短小;周昌之期期,邓艾之口吃,皆在所弃矣。”这表明该学者
A.赞同唐朝科举选官标准的合理性B.全盘否定晏婴裴度周昌邓艾等人
C.猛烈批判明朝实行的八股取士制D.认为唐朝吏部选官存在不公正性
2022·湖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唐朝“以诗取士”仅靠考场短暂比试存在一定不足,唐玄宗天宝年间礼部侍郎韦陟针对性地采取纳卷和行卷措施,纳卷即考生自己把优秀作品交纳给主试官先行过目;行卷即考生把作品托社会名流向考官推荐,从而增加及第的希望。据此可知唐朝
A.科举制形式主义流弊严重B.文学水平决定了选官质量
C.选官制度存在诸多腐败性D.科举制在发展中适时革新
2022-05-27更新 | 951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2 魏晋至隋唐(2大考点6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三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两晋南北朝由吏部“直接任命”而起家的人,约占总入仕者的半数;由察举和学校开始入仕者的占四分之一;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公府掾属入仕的占1.2%。另一份资料也表明,两晋高级士族子弟由吏部铨选入仕的占50%。这说明两晋南北朝时期
A.九品中正制成为选官方式首选B.选官权力逐渐走向集权化
C.士族政治固化了社会阶层流动D.科举制度的端倪开始出现
2022-05-13更新 | 1137次组卷 | 16卷引用:专题02 魏晋至隋唐(2大考点6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后期至五代时,枢密使一职先是以宦官充任,曾一度左右宰相任免,插手皇帝废立,后多为武将,权倾将相。宋初,枢密使多以文臣出任,专掌军政,与宰相分权。宋初统治者此举意在
A.削弱宰相权力B.结束藩镇割据C.防止权臣乱政D.提高行政效率
2022-05-12更新 | 547次组卷 | 13卷引用:押江苏卷第4题 辽宋夏金元时期-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天监四年正月,南朝梁武帝颁诏:士族子弟要想在30岁之前入仕,就必须经学策试合格,否则必须年满30岁。同年,梁武帝还决定设置五馆,专门收揽“寒门俊才”,凭借经学策试就可以入仕。梁武帝时期选官制度的调整
A.体现出公平选才的原则B.废除了士族子弟入仕特权
C.改变了入仕考试的内容D.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2022·广东韶关·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科举考试前士子往往向显贵名流投呈作品,称为“行卷”,甚至三番五次投呈作品,称为“温卷”,官员也可以向主考官推荐人才,称为“公荐”。这反映了唐朝科举制
A.不够成熟完善的时代特征B.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合理流动
C.深受魏晋九品中正制影响D.致力于考试程序的公平正义
2022-04-30更新 | 418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2 魏晋至隋唐(2大考点6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21-22高一下·浙江·阶段练习
名校
7 .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历经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下列有关选官标准排序与之相符合的选项是
A.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B.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血缘→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D.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2022·湖南娄底·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唐代,贡举及第、金榜题名是一件极为荣耀的大事,不少人更从此平步青云,坐列公卿,但也有不少士人在明经、进士及第之后多年,仍为一介布衣,未能通过吏部铨选考试,释褐授官,甚至有及第20年而未获录用者。这说明(       
A.中举者缺乏真才实学B.科举及第者能力差距大
C.科举制度还不尽完善D.中央严控选官任官
2022-04-24更新 | 389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2 魏晋至隋唐(2大考点6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2022·河南·模拟预测
9 .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在消灭异姓诸侯的同时,认为“海内新定,同姓寡少,以惩亡秦之败”,于是“众建诸侯”,大封自己的子弟为诸侯王,并明确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刘邦旨在(       
A.确保皇位传承稳固B.实现对地方直接控制
C.强化君主专制权力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2022-04-21更新 | 3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中展开的,只有对疆域进行有效的管控和治理,才能推动国家的存续和发展。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2-04-09更新 | 466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