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野史记载没有可信性B.年代久远的文献不具备史料价值
C.历史记载具有复杂性D.历史结论无法确定
2 .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对这两段记述理解最准确的是(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宗法制度早在夏朝就遭破坏
C.益主动将王位让给了启D.史料记录有出入历史无结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史料记载,商王断定大事,要综合考虑五个方面的意见,即王本身、卿士、庶民(人)卜(龟)和筮。如若王、卿士和庶民一致同意,而龟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商朝
A.商王完全垄断决策权
B.政治带有迷信色彩
C.王权受制于族权
D.已形成早期民主制
4 . 反映我国禅让制被世袭制度所代替的史料是(       
A.《国语》中记载“防风后至,禹杀而戮之”
B.《越绝书》“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C.《左传》“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D.《礼记》“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2016-10-24更新 | 173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1届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

材料二:己巳王卜,贞岁商受(丰收)年?王占曰:吉。东土受年?南土受年?吉。西土受年?吉。北土受年?吉。

——甲骨卜辞《粹》

材料三:商代青铜器



问题
(1)依据材料一,殷商在统治思想上有何特点?
(2)对于研究商代历史来说,材料一和材料二哪一则历史价值更高,为什么?
(3)依据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的“兽面纹饰”在当时被认为具有哪些功能?
(4)材料二、三对于认识材料一有何帮助,并作简要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历史上,关于夏朝存在着很多争议。有人认为:夏是一个部落联盟性质的国家,但是根据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原理来看,夏朝应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因为该时期
A.自禹至桀袭14世,共传17君,历四五百年。
B.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文物价值非常高。
C.大禹的父亲鲧,是传说中第一个筑城的人。
D.广泛使用金属工具,文字发展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