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3 道试题
1 . 对下图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A.商代统治前期曾屡次迁都
B.商朝疆域曾南至长江流域、东北达今辽宁
C.商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D.位于今陕西渭水流域的周是商的属国
2016-11-18更新 | 8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北省正定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2 . 下列机构与少数民族聚居有关的是                                                       
① 西周分邦建国的“鲁”                         ② 秦朝设置的“道”
③ 唐代推广的“羁縻府州”                      ④ 元帝国确定的“江浙行省”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6-11-18更新 | 5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高三新课标必修1专题一至专题三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为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现在已知,殷商时期,国王在处理大小事务之前,都要用甲骨进行占卜,商朝的地方诸侯有侯、伯、男、甸不同的称号,中央处理国家事务的官员,以尹为长,另有卜(中央负责占卜的官员),作册,亚服等各种名目。从以上材料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中国早期的制度中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B.殷墟是商朝的政治中心
C.商朝时期中央集权神化并加强
D.初步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4 . 商朝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特点不包括(   
A.商朝是商部族位于中心的内外服联盟
B.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外服制度
C.弥漫着神权色彩
D.商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5 . 反映我国禅让制被世袭制度所代替的史料是(       
A.《国语》中记载“防风后至,禹杀而戮之”
B.《越绝书》“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C.《左传》“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D.《礼记》“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2016-10-24更新 | 173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1届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史载:“夏氏革命,叉为九州,涂山之会,亦云万国。四百年递相兼并,殷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亦为九州,分统天下,载祀六百,及乎国初,尚有千八百国,而分天下为九畿……其后诸侯相并有千二百国。”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从制衡向统一的君主专制国家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从夏到商,中央王朝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小
C.兼并战争在国家的统一方面客观上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D.为有效削弱地方诸侯的权力,中央王朝鼓励诸侯之间相互征伐
7 . 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夏朝建立之后是“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这反映了夏朝是(   
A.从禅让制到世袭制
B.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C.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D.没有文字得不到世界上的承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周公认为,“殷人耽于逸乐,所以失去天命;周人勤俭有德,最终获得了天命。”周公在此强调了
A.殷人失国是寄托于神事B.殷人人事神事并重
C.周人得国是得到神事D.周人人事大于神事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古代文献中的“三代”指的是
A.夏、商、周B.商、周、春秋
C.商、周、秦D.西周、春秋、战国
2012-04-06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年江苏省扬州市普通高中高三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模拟(一)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