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 . “百姓”一词,辞海注释:“书尧典:‘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孔传:‘百姓百官’,郑 注‘百姓,群臣之父子兄弟’。”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周语富辰曰:‘百姓兆民’”材料中的“百姓”是指
A.封建地主阶级B.战国的“平民”
C.奴隶主贵族D.西周的“国人”
2016-11-27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宁夏区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三一模文综历史卷
2 . 史载夏王朝为当时各部落的盟主,只能以“封诸侯、建藩卫”进行统治。商承夏制,西周发展为全面的层层分封。当时已出现中央与地方的统属关系,有的都邑直属中央政权,有的都邑则由诸侯国管辖。《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高于王权,王权与神权结合
B.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传贤”制强化了君尊臣卑的等级秩序
D.以王权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 . 下图是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上,以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度,使“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是
A.夏禹B.夏启C.商汤D.夏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诗·商颂·殷武》说道:“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材料所强调的主要是(   
A.夏王朝所创立的朝贡体制
B.商朝实行分封制维护商朝秩序
C.商王朝承袭夏制
D.宗法制在汤时期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观察某朝世系示意图,可知,该朝所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D.王位世袭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商纣王,名辛。历史记载:帝乙死,欲立长子启。众臣反对,认为虽启与辛为同母,但生启时其母是妃,而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对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A.商纣王即位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
B.商末已推崇嫡长子继承制
C.体现了古代“立子以贵不以长”
D.商代已有父死子继制度
7 . 法国史学家谢和耐教授认为:周朝建立后,“商朝自己的世系却未曾中断过,它继续存在于河南西部的宋国,安阳王权的古老传统在那里保持下来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商朝的世系没有中断,是因为商王的子孙重建宋国
B.商朝时期的首都在河南安阳
C.周给商王的子孙以封邑,封地就是当时的宋国
D.周不但分封了同姓家庭,也分封了一些异姓世家
2016-11-21更新 | 627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2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9月摸底考试文综历史卷
8 . 该图是发现于河南偃师,距今约3850年——3550年文化遗存中的宫殿复原图。它可以从一个角度印证传说中
A.“家天下”的出现
B.“公天下”的昌盛
C.“邦国制”的产生
D.“大一统”的形成
9 . 《武丁卜辞》中有“乙巳卜毂贞(壳上的纹路,土大令衆(众)人臼恊(协)田……”的记载,由此可见商代的政治特征是
A.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B.王位世袭制的实行
C.井田制的广泛盛行
D.统治集团矛盾重重
10 . 据《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它能说明
A.宗法制的确立B.王位世袭制的实行C.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D.诸侯争霸
2016-11-18更新 | 6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