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伊尹曾辅佐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伊尹的历史叙述。
叙述出处
商汤死后,伊尹继续为相。商汤之孙太甲即位后,暴虐无道。伊尹将太甲放逐,令其闭门思过。三年后,太甲悔改,伊尹又迎他回来执政。(汉)《史记·殷本纪》
商相伊尹流放太甲后,篡权夺位,自立为王。七年后,太甲逃出并杀了伊尹,成功复位。(战国)《竹书纪年》
辛亥卜,至伊尹,有一牛。甲戌卜,其执伊,侑,岁。(甲骨文记录显示,伊尹死后的300余年间一直受到商王的尊崇,祭祀地位介于殷先王与先公之间)(商)甲骨卜辞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商朝王位传承无序B.伊尹并未自立为王
C.太甲诛杀伊尹合法D.商朝国家机构完善
2022-12-22更新 | 1035次组卷 | 1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太白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1-22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商朝中央政权对商族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度相对薄弱。国王并不能绝对支配各附属国,各附属国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有很大的自主权。这是因为商朝(     
A.以宗法血缘建国B.实行王位世袭制
C.实行内外服制度D.有了成熟的文字
2022-08-02更新 | 1018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新育才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指出:“商代的鄙(都城之外七十至一百里内称蒿、鄙等)虽处于最高政治区域的边缘,但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邑,而是处于边鄙群邑的中心地位,故其属下亦有数量不等的小邑。”由此可见,商代“鄙”是
A.最高级别的地方行政区域B.天子直接控制的行政区域
C.远离政治中心的外服区域D.方国部族的统治中心区域
2022-04-22更新 | 765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实验学校(成都石室阳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据史籍载,“殷人屡迁,前八后五。”传统观点认为,频繁迁都是为躲避黄河泛滥;后来有研究表明,政治改革的需要才是关键因素;又有学者提出,继承血案的发生,导致新的商王不愿在旧都当政,遂迁徙。对商代频繁迁都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宗法制度瓦解是迁都的诱因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经济重心改变是迁徙的关键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2021-12-08更新 | 789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商代官吏大多是以王室为中心的贵族,他们有的是“旧邦"的首领,而更多的是王室近亲建立的新宗,这些新旧贵族,有的受封在外地建成侯伯之国,有的在王室担任各级官职。这说明商代
A.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地区B.建立完备的中央官僚体系
C.已形成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D.利用宗法关系来维护统治
6 . 历来的政治斗争本质上都是权力和利益之争,而政治制度则是实现和维护权力与利益的重要工具。以此角度来认识先秦时期的重要制度,下图图中①至④依次应填入

A.①王位世袭制②礼乐制度③分封制④井田制
B.①王位世袭制②分封制③礼乐制度④井田制
C.①分封制②王位世袭制③礼乐制度④井田制
D.①王位世袭制②井田制③礼乐制度④分封制
2021-10-11更新 | 315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成书不早于西周的《周易》中记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学者认为其中的“鬼方”为“远方”。随着甲骨文的出土,学者认识到高宗是商王武丁,“鬼方”为当时的一个部落。这表明
A.商王依赖征伐维护统一B.《周易》的记载不符合事实
C.商朝王权与神权相结合D.运用新史料可推动历史研究
2021-03-21更新 | 1336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九鼎”是夏王朝奠定的政治正统的象征物。周公摄政,选择在洛邑一带营建王都成周,也是因为这里曾是夏王朝“居九鼎”的谷地。周公此举可印证
A.早期政治弥漫神权色彩B.统治集团建立绝对权力
C.政治传统的认同与继承D.西周王室维护礼乐制度
2021-03-18更新 | 780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二者的相同点是
A.是国家治理的形式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与宗法制密切结合D.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
10 . 据考古发现,夏王朝时期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国家机构“三正”与“六卿”,朝廷的官职可分为政务官员、宗教祭祀官员,农业经济官员、军事官员等。到了商朝,”地方开始出现了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这说明夏商时期
A.国家管理体制正日渐完备B.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
C.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官员分工已十分细致明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