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夏商西周时期,各诸侯国都城的规划礼制是首先置宗庙、立社坛,凡国之大事均在宗庙和社坛中进行,而东周时期,在举行朝议的“大朝”之外的宗庙和社坛则成了附属建筑。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极权政治体制趋势萌发B.官僚政治制度形成
C.周天子权威性日益强化D.传统礼制影响深远
2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A.久远的历史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B.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
C.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D.启的继位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2022-01-01更新 | 614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商代出土的青铜器,礼器居多,大多凝重庄严,配以繁缚、神秘的饰纹。然而,西周中期以后的青铜器,食器组合渐趋增多,形制较前期简便,饰纹也趋于简化,渐渐失去神秘意味。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分封制度的影响B.儒家思想的出现
C.治国理念的转变D.工商食官的衰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商代青铜礼器的装饰花纹充满了神秘性、幻想性和威慑性;西周中期以后,青铜礼器在装饰上多采用几何形花纹,追求典雅、朴素的美。这一变化反映出
A.周代青铜制造技艺已开始衰退B.青铜器的功用发生了重大改变
C.观念形态从重神事转向重人事D.父子相袭的工官制度遭到破坏
2019-12-25更新 | 917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夏商时期,人们认为“国之存亡,天也”,君是奉“天命”治理国家、统治人民的,故称“天子”,即天之子。但是,周之代商使一些人感到“天命靡常”,甚至认为“天不可信”。周代“天命观”的这种变化(  )
A.表明周人放弃对神的信仰B.有效地约束天子的行为
C.摧毁了封建迷信的根基D.有利于民本思想的萌发
6 . 占卜在商朝占有重要地位,商王事无大小,都要占卜。到了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是不可靠的,民心向背才是根本。这一变化
A.提高了下层民众的政治地位
B.适应了王权统治的需要
C.使王权摆脱了宗教神权控制
D.确立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觚(gū,如图)是一种青铜饮酒器,考古发掘表明,商代早期的铜觚集中分布于河南中西部地区,晚期的铜觚则在陕西和山西北部等地大量出土,浙江、安徽等地也有零星分布。上述考古发现表明商代

A.青铜铸造技术世界领先
B.统治中心不断变化
C.中原文明有所扩展
D.社会礼仪等级森严
8 . “帝”本指天神而非人王,商王死就升到帝的左右,如卜辞“贞咸宾于帝”,商晚期,人王开始称帝,如帝甲、文武帝、帝乙、帝辛,王名加“帝”从实质上反映了(       
A.商朝晚期神权政治的色彩开始淡化B.伴随社会变化商朝晚期王权的加强
C.奴隶社会后期的政治制度发生剧变D.此时社会经济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