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殷革夏命”后,商族成为“天下共主”。商王朝一方面极力推行神权政治,神化商王的“天下共主”地位;另一方面实行外服和内服制度,细化中央王朝与方国之间的关系。商朝卜辞中留下了大量王室征讨方国的记录。上述材料说明商代(     
A.王室与地方矛盾不断激化B.中央集权体制遭遇挑战
C.王权与神权开始有机结合D.地方管理方面有所改变
2022-09-02更新 | 2762次组卷 | 39卷引用:专项测试01远古文明、夏商周三代文明-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和专项测试(统编版)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2 . 商朝的国家管理制度是________制度。________是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2022-06-1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默写提纲01单元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3 . ________(人物)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奴隶制政权。________(人物)继位,________制代替禅让制。
2022-06-1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默写提纲01单元
4 . 殷商后期,各部落侯国向王室交纳的贡品数量增多,种类增加。有牲畜、野兽、货币、谷物、奴隶、占卜用的龟甲、兽骨等;商王每日必定占卜,以人作为祭品,敬酬鬼神。上述这些现象体现出商朝
A.分封制度的推行B.皇权和神权的密切结合
C.国家王权的加强D.对方国的控制日趋严密
2022-05-17更新 | 1772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01练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奠基-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夏、商国王无谥号,其名号皆以天干命名,如夏朝的孔甲、履癸,商朝的盘庚、武丁等。西周国王谥号则变成如文王、武王等美谥,厉王、幽王等恶谥。这一变化反映
A.敬天保民具有历史传统B.舆论评价影响统治行为
C.统治观念出现理性趋势D.王权出现了集中的趋势
2022-05-13更新 | 1090次组卷 | 5卷引用:第01练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奠基-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全国通用)
6 . 有学者指出:“商代的鄙(都城之外七十至一百里内称蒿、鄙等)虽处于最高政治区域的边缘,但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邑,而是处于边鄙群邑的中心地位,故其属下亦有数量不等的小邑。”由此可见,商代“鄙”是
A.最高级别的地方行政区域B.天子直接控制的行政区域
C.远离政治中心的外服区域D.方国部族的统治中心区域
2022-04-22更新 | 765次组卷 | 7卷引用:第01讲先秦时期:从蛮荒时代到文明国家(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7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印象夏朝》

“及禹崩,虽授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

“夏后氏百官。”

—《礼记·明堂位》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

—《左传·襄公四年》



大禹雕像

夏启

二里头文化遗址

材料二   《印象商朝》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尚书·汤誓》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诗经·商颂》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

材料三   《印象西周》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1)从《印象夏朝》中可获得哪些信息?
(2)商朝的政治统治具有什么显著特征?
(3)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同商代附属国与商王的关系有何不同?
8 . 在甲骨卜辞中,商王自称“余一人”,王以下有各级的贵族与官吏,如“尹”、“卜”、“工”等;《尚书.盘庚)中也有“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等官名的记载。这表明商代
A.早期国家已经出现B.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
C.官僚制度趋于完备D.等级秩序较为森严
2022-01-13更新 | 1256次组卷 | 11卷引用:一轮巩固卷08-【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9 . 战国时魏国的《竹书纪年》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而《史记》记载: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这说明
A.《竹书纪年》成书早最为可信B.夏朝中央内部对王权的争夺日趋激烈
C.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D.《史记》符合儒家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
2021-12-16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对比类选择题-2022年高考历史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
10 . 据史籍载,“殷人屡迁,前八后五。”传统观点认为,频繁迁都是为躲避黄河泛滥;后来有研究表明,政治改革的需要才是关键因素;又有学者提出,继承血案的发生,导致新的商王不愿在旧都当政,遂迁徙。对商代频繁迁都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宗法制度瓦解是迁都的诱因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经济重心改变是迁徙的关键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2021-12-08更新 | 789次组卷 | 6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一轮巩固卷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