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一观点实质上(  )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C.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D.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
2019-01-30更新 | 671次组卷 | 25卷引用:北京四中2018届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2 . “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这句话反映了西周时期的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
3 .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反映了
A.任人唯才的要求B.嫡长子继承制
C.兄终弟及的原则D.财产继承制
2020-03-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西周按照宗法关系构成的等级由高到低的序列排列是
A.士—卿大夫—诸侯—周王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周王—卿大夫—士—诸侯D.周王—卿大夫—诸侯—士
2020-03-0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依据西周时期的宗法制,诸侯国的国君死后,其继任者是
A.嫡长子
B.兄弟
C.功臣
D.庶子
2018-02-08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夏季会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礼记》记载,“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据此可知
A.小宗不能进行祭祀活动
B.祭祀制度开始形成
C.王室贵族之间关系融洽
D.大宗拥有祭祀特权
7 . 西周时期,为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实行的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井田制D.世卿世禄制
8 . 北京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下列名胜古迹与中国古代宗法制直接相关的是
A.B.C.D.
9 . 西周时期宗法关系等级由高到低的排列是
A.周王卿大夫诸侯B.周王卿大夫诸侯
C.卿大夫诸侯周王D.周王诸侯卿大夫
2018-01-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