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下图是入选《国家宝藏》的“大克鼎”。它是西周晚期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其铭文主要记录了克凭借先祖功绩受到周王册命和赏赐的内容。该文物可用于研究

①禅让制
②宗法制
③分封制
④郡县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 . 下列文字记载符合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的是
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②“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③“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④“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史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而确立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井田制
D.礼乐制
4 .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2018-06-01更新 | 9322次组卷 | 14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周的封国―楚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B.楚国国君C.卿大夫D.士
2020-10-21更新 | 241次组卷 | 68卷引用: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古代中国的姓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最早的一批姓氏包括姬、姜、嬴、姒、妊、妘、娮、姚等。这些姓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血缘关系最初按母系确定
C.政治上分封制的实施
D.受西周宗法制的影响
2018-12-13更新 | 73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其中“立子立嫡之制”是指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礼乐制
2018-07-29更新 | 561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两件青铜器——商代皿天全方罍和西周大克鼎,分别是皿氏一族为祭祀父辈先人、大贵族克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这些文物信息反映出

A.中国先民敬重宗室血脉之情
B.商周时期“家国一体”的特色
C.先秦时期礼乐等级制度盛行
D.分封制下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2019-01-30更新 | 2653次组卷 | 71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
2019-01-30更新 | 2638次组卷 | 3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