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2 道试题
1 .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密切的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020-11-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宁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2 . 周天子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姬姓的大宗。政治上的共主与血缘上的大宗紧密结合,成为“封建”的精髓。这反映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一体B.贵族政治C.等级严格D.地方分权
2020-11-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宁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3 . 史学大师王国维在评论商周某一制度时指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这一观点反映了
A.宗法制调解了宗族内部矛盾B.分封制度有利于扩大疆域
C.礼乐制度加强了中央的集权D.王位世袭促进了政局稳定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日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今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三 秦时少府(官职)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尚犹主也。汉承秦制。及武帝游宴后庭,始用宦者主中书....至成帝建始四年,罢中书宦者,又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通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及封奏,宣示内外而已,其任犹轻。

——杜佑《通典.尚书省》


(1)指出材料一中的“立子立嫡之制”和“封建子弟之制”分别是什么制度?简述这两个制度的作用。
(2)“大帝”是对历史上一些政绩斐然的伟大君王的赞美称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史实简要说明嬴政被称为“大帝”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简述汉武帝与汉成帝的做法及其目的。
5 . 在中国古代妻妾之间,妾需要为妻子服齐衰(一年),而妻子无需为妾服丧。庶子为嫡母服丧三年,但嫡子不为庶母服丧。这一规定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有利于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
C.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D.遵循长幼有序的家庭礼俗
2020-10-2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与之渊源对应正确的是
A.夏、王位世袭制B.周、分封制
C.周、宗法制D.原始、禅让制
7 . 祠堂主要供奉祖先的神主排位,对祖先的崇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祭祀祖先是最重要、最严肃、最重的礼制,“礼有五论,莫重于祭”。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
2020-10-14更新 | 330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指出:古之所谓国家者,非徒政治之枢机,亦道德之枢机也。使天子、诸侯、大夫、士各奉其制度典礼,以亲亲、尊尊、贤贤明男女之别于上,而民风化于下,此之谓治。”这一论述表明
A.分封制促进了统一国家形成B.宗法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C.我国民主政治在周代已萌芽D.民本思想是古代的治国理念
9 .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许多重要论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种情怀自古有之,这与下列哪项制度有关
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宗法制
2020-10-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殷周制度论》中有:“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段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
A.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统治
B.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周王权
C.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
D.通过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