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4 道试题
2 . 史书记载,西周建立以后,宋、鲁、吴等诸侯国除了父死子继之外也存在兄终弟及的现象,甚至有“一及一继,鲁之常也”的说法。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诸侯王国破坏宗法体制B.传统观念影响政局变迁
C.异姓诸侯沿袭殷商旧制D.边疆封国恪守分封制度
3 . 周礼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元配妻于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而必须保留亡故妻子的元配正妻地位。这一规定意在
A.维护分封统治秩序B.巩固西周礼乐制度
C.稳定贵族政治基础D.构建良好社会风尚
4 . 下列有关西周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B.宗法制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C.井田制下,土地属于周王及各级贵族D.王位世袭制开始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周贵族更加重视青铜器对维护自身地位的作用,往往在青铜礼器上铭铸长篇文字,颂扬先祖、家族、自己的权位、恩宠和功绩,企求垂之永久。这一现象
A.提高了青铜铸造技艺B.使金文成为官方文字
C.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D.缘于宗法分封制推行
6 . 西周时期,周天子规定诸侯国必须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爵位谥号不得“违制",诸侯必须定期朝聘天子。这些规定旨在
A.贯彻强本弱末的分封原则B.推动政权与族权的融合
C.适应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D.维护周王朝的社会秩序
2021-03-10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我们国家进行人口普查时会统计“籍贯”。籍贯通常指的是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从母系的相对较少。“籍贯”传统源于
A.宗法制B.法家思想C.分封制D.神权观念
8 . 西周时期,周天子规定诸侯国必须贯彻分封中的强本弱末原则,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制,爵位谥号不得“违制”,要求诸侯必须定期朝聘天子。这些规定旨在
A.推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融合B.加强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维护周天子的统治权威
9 . 西周宗法制度是为了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琉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据此可知,宗法制
A.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B.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
C.成为各级贵族生活准则D.形成完备的政治体系
2021-06-25更新 | 475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多为父子相承。这反映出当时
A.禅让制度遭到了废除B.嫡长子继承制不断完善
C.王位世袭制正式确立D.君王寿命有较大的差异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