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4 道试题
1 . 史载文王“以受命始造周国,故天下君之。其子孙适(嫡)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如缺嫡其补充制度是“无适(嫡)则择立长,年钧(均)以德……王不立爱,公卿无私”。文中西周得以“百世”传承所实施的制度是
A.分封制B.井田制C.礼乐制D.嫡长子继承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周幽王废嫡立庶后,政局动荡,幽王被弑。春秋初年,郑国共叔段与其兄郑庄公争夺王位,失败后逃往共地。据此可知,当时
A.宗法制顺应时代潮流B.共叔段认识到宗法制弊端
C.旧制度面临着新挑战D.统治阶层致力于社会变革
4 . 西周宗法制下唯大宗才能传宗继统,宗子与庶子有质的区别;后世王朝宣扬“君权神授”,皇帝自称天子,承天继统;三国演义中强调刘备是汉宗室之后,蜀汉是正统。从制度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现象的本质都
A.体现宗法制的深远影响B.为传宗继统披上神秘色彩
C.强调政治统治的合法性D.根植于封建社会经济基础
5 . 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其意在说明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国家管理C.提高族长权力D.完善官僚政治
6 . 西周晚期,鲁武公嫡出次子姬戏因得到周宣王的赏识和支持而取代其长兄继位为鲁君。十年后,鲁武公的嫡长孙伯御兴兵杀死姬戏,被鲁人拥立为君。周宣王知道此事后,又出兵“平乱”,改立姬戏的弟弟为鲁君。据此可知
A.周宣王的行为破坏了宗法原则B.各诸侯国的内政受到周王干涉
C.西周晚期已出现中央集权趋势D.周天子通过废立国君强化权威
7 . 近年来,福建和台湾两岸的中华儿女定期地进行祭拜“妈祖”的大型民间活动。“妈祖”文化现象与宗法制有密切关系。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
A.都享有同等的继承权
B.都属于嫡子
C.两者的关系是绝对不变的
D.既有家族血缘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8 . 《公羊传》中对“莒人灭鄫”的解释是:春秋时,鄫国国君立其外孙为继承人,其外孙是莒国国君之子《春秋》遂书“莒人灭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观念根深蒂固B.《春秋》记事秉笔直书
C.王位继承制度混乱D.外戚干政影响深远
9 . 有学者指出:西周时代,大宗宗子如果没有亲生子,便需要从同族中收养族人之“支子”为自己的继承人,这便是宗法制度中的大宗“收族”现象。据此可知
A.大宗小宗可以相互补充B.宗法制度逐渐走向完善
C.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基础D.宗法制继承原则遭破坏
10 . 宗法制是西周王朝的首创,其核心的意义在于
A.规定了王位继承的顺序B.稳定了政治秩序
C.是分封制的有益补充D.国家本身的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