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4 道试题
1 . 《左传·公年》记截:“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体现出(     
A.分封制是宗法制基础B.政权与族权的结合
C.王权与神权相互影响D.内外服制度的推广
2 . 《春秋左传》中记载:“王后无适(嫡子),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这则史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A.宗法制度越来越完善B.占卜方法具有权威性
C.王位继承有内在规则D.德行是择君首要依据
3 . 中国古代与家谱相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内外服制D.井田制
2022-06-04更新 | 2322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元代两浙地区士人家族的祭祖方式多样。有士人家族沿袭前代习俗在寺院、道观中祭祀先人,而兼容儒家礼制与人情的塞祠祭祖形式也开始盛行,还有士人家族开始设立祠堂以祭祖。由此可见元代两浙地区
A.祭祖方式与宗族组织结合已经成熟
B.士人家族以祭祖增强家族凝聚力
C.旧有政治体制与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D.士人家族影响当地传统社会习俗
5 . 宗法制在周代完备而严格,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群弟,迪于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     
A.使西周统治稳定巩固B.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C.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2022-09-04更新 | 405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蓝园高级中学2022-203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福建土楼的结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体现的是(     
A.宗法制B.皇帝制度C.分封制D.郡县制
2022-07-24更新 | 431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战国时期的人非常重视本宗族宗庙的存亡之事,“为人孙者,体此道以守宗庙,宗庙不灭之谓祭礼不绝”。祭祀之时须对宗庙中的祭品保持恭敬。这一现象反映出
A.礼乐制度得到完善B.亲情伦理逐渐淡化
C.宗法观念影响深远D.儒家孝道备受重视
8 . 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C.受到历代帝王推崇的孔子为鲁国人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9 . 商王仲丁去世后,商朝连续发生了争夺王位的斗争导致王朝衰落。而周朝在王位继承方面却相对稳定,这主要得益于
A.禅让制B.礼乐制C.宗法制D.井田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周人常用“文”、“淑”、“皇”、“丕显”、“景”、“穆穆翼翼”、“严在上”、“烈”等词汇来描述“有德行,又有威仪,可谓无限完美”的先祖形象。这一做法
A.证明取代殷商的合理B.建构了周人的礼乐制度
C.巩固贵族的世袭统治D.凝聚了宗族的价值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