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2 道试题
1 . 宗法制度是西周基本的政治制度,它主要是贵族之间
A.权力和财产分配原则B.政治交往的原则
C.处理日常关系的原则D.贸易往来的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人用大量的称谓词,如“表”“堂”“外”“亲”“干”“继”“曾”“元”等,以进一步区分亲疏远近关系。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汉字艺术的产生B.邻里关系的和睦
C.多元文化的发展D.宗法观念的形成
2020-01-22更新 | 288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甲骨文的发现使得殷商历史得以证实。它记载的商王世袭继承中已出现类似“嫡”“庶”的词语,祭祀的对象有祖先和天帝、日、月等诸神,且祭祀祖先的规模和频率超过了其它神,还记载了商王与周边部族的一些礼节。说明了商代
A.宗法制的雏形出现B.重鬼事神的意识成为主流
C.王位世袭制得以出现D.形成严密的中央政治体制
4 . 《礼记》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三字经》说“夏传子,家天下”;《史记》载“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二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这说明,中国早期国家制度明显受到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A.禅让制B.宗族血缘关系C.分封制D.君主专制
2020-01-13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第五届测评活动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蕴含着“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中秋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
2021-08-16更新 | 257次组卷 | 68卷引用: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汉语中兄与弟、姐与妹严格区分而英语无区别,英语中cousin一词,对应于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汉语把表亲关系区分得非常严格,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大小,不像英语笼统由一个词表达。与汉语的这一特点相关的主要历史因素是
A.宗法制及宗法观念的影响B.尊老爱幼的传统习俗
C.中西不同的姓氏文化D.汉语具有强大的表达能力
2020-03-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历史试题
7 . 《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朝)自仲丁以来,废嫡而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可以用来说明
A.商朝时期社会动荡B.分封诸侯不利于统一安定
C.家天下是历史倒退D.王位世袭必须规制严格
2020-03-1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历史试题
8 .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家族血缘关系B.中央集权意识
C.家国同构观念D.安土重迁理念
2021-02-28更新 | 912次组卷 | 96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在中国古代社会,道德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在它的视野中包含了政治,即政治伦理化,国家变成了伦理单位,虽然作为一种政治关系,但它也是被包含在伦理关系中的,这正是家国同构观念的意义所在。据此可知,在中国古代社会
A.官僚政治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B.家国同构的实质是忠孝一体
C.政治关系和血缘关系完全分离
D.儒家伦理道德决定政治构建
10 .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材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强化贵族内部的等级秩序
C.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D.减少贵族纷争,稳定统治秩序
2020-01-1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