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各诸侯国君为了在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大量启用地有才能的“士”,不问其出身,而“士”为了在社会上立足也积极寻求入仕机会。这一现象反映了
A.贵族权力的强化B.人才流动的频繁C.官僚政治的确立D.宗法秩序的松动
2022-05-2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重要礼节和重大典礼,都要在祭祀祖先的宗庙举行;各国君主在政治和军事上有所举措,都要到宗庙向祖宗报告和请示。这反映了
A.迷信对政治的影响增强B.宗法制度维护诸侯统治C.西周传统仍在影响政治D.君主专制源自祖先崇拜
3 . 周礼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元配妻于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而必须保留亡故妻子的元配正妻地位。这一规定意在
A.维护分封统治秩序B.巩固西周礼乐制度
C.稳定贵族政治基础D.构建良好社会风尚
4 . 商朝官吏由王室为中心的众多贵族组成,他们有的是“旧邦”的首领,更多的是王室近亲不断建立的新宗,“示”即为宗,见于卜辞的“某示”很多,由此而产生“多子族”。据此可知
A.商朝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B.商朝原始宗法制有了初步发展
C.商朝的国家机构有所加强完备D.商朝的国家组织形式日趋完善
2021-01-17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分封制下的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天子一诸侯一一卿大夫一一士”的等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并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封制瓦解推动社会各阶层双向流动
B.学子积极入仕扩大了国家统治基础
C.宗法制构建的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D.士大夫成为旧的社会解体的主要力量
2021-01-13更新 | 240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宗庙祭祀是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周制,诸侯不能在其国内立王庙进行祭祀。这一规定
A.维护周天子天下大宗的独有权力B.保障了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身份
C.确保了嫡长子对王位的合法继承D.保证了周王独享对祖先的祭祀权
7 . 周代宗法分封制,打破了远古以来方国之间政治相互独立的格局,以周王室为中心,联结许多有亲缘关系的诸侯国,形成在统一版图之内的强大统治机体。据此可知,周代分封
A.出现了君主专权的局面B.有助于亲缘关系的形成
C.建立起国家政治新秩序D.产生了中央集权新体制
2020-10-09更新 | 343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01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在中国传统社会,祖宗崇拜、血缘亲情、伦理道德及由此衍生的心理上的从属感,成为专制王权操纵社会的工具,也是臣民文化的起点。材料反映了
A.家庭伦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准则
B.君主专制是宗法向政治延伸的必然结果
C.传统政治文化强化了王权的秩序认同
D.等级秩序是专制王权不断强化的奠基石
2020-10-01更新 | 4105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周幽王被杀后,褒姒所生之子伯服逃到晋国,晋欲拥立伯服,但绝大部分诸侯支持申后所生的前太子宜臼,晋侯最后杀死了伯服。这反映出当时
A.天子地位一落千丈B.守法血缘关系衰落
C.正统观念仍受重视D.分封秩序遭到破坏
2020-08-25更新 | 99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四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9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周早至中期,同姓公卿逐渐增多,异姓公卿逐渐减少;西周中至末期,同姓公卿逐渐减少,异姓公卿逐渐增多。西周各时期政权建构的变化说明
A.血缘纽带日益强化B.集权趋势有所加强
C.统治力量逐渐下降D.多元治理模式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