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1 . “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这说明西周宗法制度确立的主要目的是
A.区别大宗小宗
B.稳定统治秩序
C.规定嫡长子为世子
D.削弱庶子政治权力
2019-05-14更新 | 227次组卷 | 24卷引用: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农民普遍具有“清官明君”意识,他们会把官吏称为“父母官”,把明君看作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
A.宗法血缘关系
B.家国一体观念
C.君权至上意识
D.封建伦理道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清以来,在聚族而居的村庄宗族势力比较强大,雍正四年(1726年),清政府专门规定这些村庄可以不编保甲,以宗族组织来代行保甲之职。同时,授予族长族中承嗣权、教化权、经济裁处权、治安查举权、对族人的生杀权等各项权力。这说明
A.清朝初年政府地方控制能力有限
B.封建社会家国同构色彩的具体体现
C.宗族组织成为合法的地方行政机构
D.族权开始成为政权控制的依靠力量
2018-10-15更新 | 496次组卷 | 14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封建社会时期,皇宫之前,一般都是一种格局,左边是太庙,右边是社稷坛。这种格局主要受到周代什么制度的影响
A.分封制度
B.礼乐制度
C.宗法制度
D.王位世袭制度
5 . 宗法制虽然不复存在,但宗法观念、血缘亲情至今仍旧存在。从血缘亲情的角度来看,亲戚关系存在表亲(姻亲)和堂亲(亲族)之分,你和你亲叔(伯)家的兄弟(姐妹)和亲姑(舅)家的兄弟(姐妹)的关系应分别属于
A.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B.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
C.堂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D.表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西周时期中国人形成了亲戚观念。父母,祖父母,叔伯,婶婶,姑姑是血缘关系中最近的亲人;外祖父母,舅舅,舅妈,姨妈是血缘关系第二重要的亲人。材料反映
A.宗法制影响了亲戚观念
B.西周亲戚体系较为庞大
C.男尊女卑观念开始形成
D.母系亲戚一般无关紧要
2019-01-1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这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这种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王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和三儿子。数十年后,周王死去,二儿子继承了王位。

材料二   《中国震撼》一文中认为:“西周时期的‘列土封建’是采取宗族殖民的方式,由王室子弟垄断政治权力的家天下,周王和诸侯之间存在‘授权’、‘尽忠’的关系”。

(1)材料一所反映的最高权力的传承制度是什么?如何评价?

(2)“授权”、“尽忠”在上述制度中有何体现?有何意义?

9 . 关于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建立于秦朝
B.分封制和宗法制实行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周王室的统治
C.西周的政治制度是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而来的
D.分封制只是天子对诸侯进行分封
10 . 何尊(下图)是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铜酒器,在周成王时期,为贵族“何”所作。内底铸铭文:“唯王初雍,宅于成周(洛邑)……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又民。”铭文中“中国”两字作为一个词组第一次出现,尽管它与现在的“中国”一词不是同一个地理概念,但其意义十分重大。材料中的青铜铭文可以佐证的是

       何尊                         铭文“中国”
A.西周分封制度确立标志
B.青铜器发展、演化情况
C.贵族权力、财富的象征
D.周天子一统天下的意图
2018-10-0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