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D.传统的宗族观念
2019-01-30更新 | 24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宁夏银川育才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2 . 商代王位的继承,有时兄终弟及,有时父死子继,并不固定;发展到周朝时,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使王位的继承更有体系、更为稳定。这种发展状况
A.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B.有利于中国政局与社会秩序的稳定
C.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要求的必然结果
D.直接促进了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
3 . 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下列制度与此规定有关联的是
A.分封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宗法制
2018-12-21更新 | 67次组卷 | 43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由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一书中指出:“正如我们在殷人那里找不到什么可以称之为理论的有系统的思想一样,我们在周人这里也找不到什么可以称之为哲学的东西来。”究其原因
A.过于注重宗法道德
B.封建商品经济发展
C.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D.小农经济阻碍了哲学发展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大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 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天下之变局”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西周到秦汉国家政治制度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意义?
(4)综上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趋势。
2018-11-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视太子为国本。明朝神宗时期,先是恭妃生皇长子朱常洛,后来深受神宗宠爱的郑贵妃生皇三子朱常洵,神宗企图立朱常洵为太子,遭到朝臣坚决抵制。历经15年的斗争,最终神宗被迫册立朱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以朝臣的胜利而告终。这一结局说明
A.传统礼制对统治秩序意义重大
B.皇帝专制权力受到有效的制约
C.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念趋向淡化
D.朴素的民主思想已经渗入政治
2018-11-19更新 | 247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周代,天子和诸侯对下一等级可以使用亲属称谓,而大夫对国君、诸侯对天子则不能使用亲属称谓,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由此可知,周代
A.极力维护宗法等级秩序B.注重削弱异姓诸侯势力
C.政治权力依据血缘亲疏D.政治等级高于宗法关系
2018-11-17更新 | 300次组卷 | 23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
A.儒家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
C.血缘关系是等级分化的基础
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
2018-11-13更新 | 365次组卷 | 25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战国时期,士与大夫的位置发生变化,之前称“大夫士”,之后则称“士大夫”,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B.士大夫的社会地位高于大夫士
C.知识分子阶层和官僚阶层的对立
D.形成重视布衣将相的社会风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红楼梦》第九十四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主要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D.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2018-10-29更新 | 438次组卷 | 87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