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西周时期周公制定周礼后,原先婚姻关系上的“一夫多妻”传统转变为“一夫一妻多妾”的礼制。周公的这一改革旨在
A.提高儒家思想的地位
B.扩大姬姓封国的数量
C.实现贵族婚姻门当户对
D.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
2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贤’,乃传子法之精髓,当时虽未必有此语,固已用此意矣。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这表明
A.立嫡以长加强了对地方控制
B.贵族统治有利于政治垄断
C.宗法传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D.宗法制有利于选拔优秀官员
2019-04-25更新 | 153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中卫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葛兆光先生说:“世界上唯有我们的祖先将一个国叫做‘国家’,国是公有的,家是私有的,原本应泾渭分明,但古人却将其混同。”对此影响最大的早期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礼乐制
C.宗法制
D.君主制
2019-04-23更新 | 280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A.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
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2019-04-19更新 | 289次组卷 | 33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先秦时期的中国将对图腾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而后又发展为对祖宗的崇拜。该变化有利于
A.弱化神权的影响
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C.宗族观念的强化
D.土地私有制的建立
2019-04-01更新 | 366次组卷 | 21卷引用: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7 . 《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材料说明
①当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
②当时实行的分封制
③当时的社会是平等的、各有分工
④当时实行的宗法制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 .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2019-01-30更新 | 3579次组卷 | 60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
A.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C.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D.家父长权力日益趋巩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周朝王室的衰落B.礼乐制度的崩溃
C.宗法关系的疏远D.铁犁牛耕的出现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