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历史学家杜家骥认为“无论是先秦的领主封建制时期,还是秦以后到清的中央集权时期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D.君主权力受到族权的制约
2016-11-27更新 | 176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3 . 西汉刘向认为:“生而富贵又无鉴而自得者鲜矣。春秋,国之鉴也。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社稷者甚众,未有不先见而后从之者也。”材料表明
A.先秦时期宗法制逐渐遭破坏
B.夏商中央政权已开始实行分封制
C.春秋时期贵族阶层生活富足
D.西周时期诸侯势力左右中央王权
4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长时间出现“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的现象,这反映了古代乡村治理主要依靠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2016-11-27更新 | 210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
A.个人观念淡漠
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C.宗法观念浓厚
D.儒家伦理道德强大
2016-11-27更新 | 160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统练(二)历史试题
6 .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西周确立的这种制度能在其后约3000年间被尊为正统定制,其主要原因是
A.保证了周天子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B.有利于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C.有利于主权的稳定和统治集团的稳定团结
D.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优秀人才
7 . 西周时期庶人的宗法组织是百室为一族,室即为庶人的宗法家庭。在这个宗法家庭中实行父子兄弟同居和家长统治,无大小宗之别。一百个左右的庶人宗法家庭即“百室”,构成了他们的宗法组织,从而形成了贵族宗法制度的社会基础。这种庶人的宗法组织
A.强化嫡庶亲疏,捍卫贵族政治
B.约束宗族成员,保障平等权利
C.维护宗族特权,强化专制统治
D.利用血缘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8 . 清初经学家万斯大在《宗法》中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A.宗法制度中都没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国家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和家族的纽带
2020-03-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13届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2018年6月23日第十届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在厦门开幕,来自海峡两岸以及日本、马来西亚近300多人聚首厦门思明,共同祭祀郑成功。并在典礼后举办茶会,分享祭品,取“乡饮酒礼”的作法,提倡尊长敬老,以励孝悌的伦理价值。材料反映的现象
A.体现了宗教迷信色彩
B.有利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
C.深受宗法观念的影响
D.实现了海峡两岸和平统一
10 . 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B.世袭制C.察举制D.分封制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