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7 道试题
1 . 清朝时期,某地方官府倡导乡饮酒礼,酒礼由州官担任主持人,行礼致辞为:“敦崇礼教,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党……”。该致辞所包含的中国古代传统观念有                                     
①宗法观念            ②忠孝观念             ③等级观念            ④宗教观念          ⑤尊卑观念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周朝王室的衰落B.礼乐制度的崩溃
C.宗法关系的疏远D.铁犁牛耕的出现
3 . 《 荀子 • 儒教 》记载,周初“立七十二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了
① 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的居多
② 利用血缘纽带跟分封制相配合,团结同姓贵族
③ 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             ④ 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功臣和先代贵族
A.① ②B.① ③C.③ ④D.④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 当时受益于该制度的有哪些人?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
5 .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晋国大夫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该记载反映了周朝实行(     
A.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度B.世袭制、分封制、礼乐制度
C.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D.世袭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宋书》),杨延宗(《新庸书》),汤显祖(《明史》)等。你推测这一现象主要受下列哪一制度的影响
A.科举制度B.王位世袭制C.宗法制度D.礼乐制度
7 . 西周时期规定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A.社会等级严格B.血缘与政治结合C.中央集权加强D.青铜制造业发达
8 .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实质上说明了(     
A.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宗法制与礼乐制之间是因果关系D.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2019-01-30更新 | 1129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省本溪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据记载,族刑(指以整个宗族为单位进行惩罚的刑法)在春秋时期被广泛运用,但到战国时期“灭族”、“逐族”的族刑记载大为减少,多以父母、妻子、同产(即同父的兄弟姊妹)在内的“三族”之刑所取代。此变化说明(        )
A.宗法观念逐渐淡化B.仁政思想得到贯彻
C.郡县制度得到加强D.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10 . 汉族自古以来就有“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传统和“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节,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