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大司徒“以乡八刑纠万民”,“八刑”指的是“不孝之刑”“不睦之刑”“不姻之刑”“不弟之刑”“不任之刑”“不恤之刑”“造言之刑”“乱民之刑”。这说明西周时期(     
A.重视维护伦理秩序B.外儒内法理念初步形成
C.贯彻明德慎罚原则D.礼乐制的教化功能突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考古发现,在西周贵族所铸青铜器的铭文中,经常出现称颂先辈之德的语句,如在陕西出上的西周晚期梁其钟,其铭文内容为颂扬先辈功德,忠心服事天子……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受到挑战B.贵族维护周王地位的传统
C.西周的手工业发达D.诸侯国与周王室纷争激烈
2022-04-13更新 | 503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22·江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清以来,民间修谱之风颇为盛行,甚至出现专门替人伪造家谱的“谱匠”。不少家谱为“光宗耀族”,往往攀附帝王、名臣作为自己的先祖。这类行为
A.意在维护门阀等级制度B.冲击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
C.表明门第观念根深蒂固D.是传承家风敬宗睦族的需要
2022-04-09更新 | 523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玉岩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练习卷(十八)历史试题
4 . 《史记》记载:“成王少,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管蔡之乱说明了
A.宗法制确有建立必要B.分封制必致地方叛乱
C.周公确有夺位之想法D.分封血亲易导致对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周人常用“文”、“淑”、“皇”、“丕显”、“景”、“穆穆翼翼”、“严在上”、“烈”等词汇来描述“有德行,又有威仪,可谓无限完美”的先祖形象。这一做法
A.证明取代殷商的合理B.建构了周人的礼乐制度
C.巩固贵族的世袭统治D.凝聚了宗族的价值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周代的宗庙祭祀制度被历朝统治者所继承,并有发展之势,“左宗右社”格局一直延续到明清。比如今天故宫前左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官便是明清的太庙,右侧的中山公园则是明清的社稷坛。中国古代这一制度
A.维持了贵族特权局面B.使宗法制度长期存续
C.强化了家国一体观念D.成为巩固统治的工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周幽王废嫡立庶后,政局动荡,幽王被弑。春秋初年,郑国共叔段与其兄郑庄公争夺王位,失败后逃往共地。据此可知,当时
A.宗法制顺应时代潮流B.共叔段认识到宗法制弊端
C.旧制度面临着新挑战D.统治阶层致力于社会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出:“然则商人六世以后,或可通婚,而同姓不婚,自周而始。”周人确立“同姓不婚“原则的目的在于
A.强化礼乐制度B.巩固宗法制度C.控制地方诸侯D.促进民族交流
9 . 据卜辞考订,商朝产生了十七世二十九王,由弟继位或堂弟继位现象者为七世十二王,而父子相继现象者为十世十七王。这表明商代
A.政治局势动荡不已B.家族血缘关系不断强化
C.宗法制度已具雏形D.王位继承制度尚未形成
2021-04-23更新 | 645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1届高三二模(暨肇庆市三模)历史试题
10 .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完全听命于周天子。但是此时出现的霸主却多采用“尊王”的战略维护自己的“国际”地位,并使本国的对外政策合法化。这一现象(     )
A.表明宗法制仍有重大的影响B.说明周王依然有至尊权威
C.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加快了周王室的灭亡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