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周时期,天子传世,父死子继,先嫡后庶,以长不以贤。但天子往往以“贤者不绝于世”的名义,选拔一些贤人之后辅助天子,“王者即位,先封贤者,忧民之急也”。这一做法
A.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B.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基础
C.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点D.破坏了宗法分封的原则
2022-03-22更新 | 327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据表可知,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君主继承方式基本情况
商朝前期商朝后期西周东周
“兄终弟及”47%42%9%17%
“父死子继”53%58%91%83%

A.血缘政治走向瓦解B.嫡长子继承制确立
C.社会宗法观念增强D.君主专制统治形成
3 . 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一书中指出:“所谓西周的宗法制度,就是用‘大宗’和‘小宗’的层层区别把奴隶主贵族联系起来。周王自称为‘天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一体B.政教合一C.君主专制D.等级森严
4 . 郑庄公(郑国第三位国君)去世后,郑国政权频繁易主。如表所示为郑庄公诸子在位的情况。由此可知,当时
谥号姓名在位年数在位时间
郑厉公姬突在位4700—前697
郑昭公姬忽在位2696—前695年(复位)
郑子亶姬亶(一作子亶)在位7694
郑子婴姬婴在位14693—前680
郑厉公姬突在位7679—前673年(复位)

A.分封制度走向崩溃B.西周统治面临危机
C.宗法体系难以维持D.王权尚未高度集中
5 . 自商王中丁以来,出现“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的现象。《史记》载商末时期:“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这说明该时期
A.嫡长子继承制渐趋形成B.中央确立对地方绝对权威
C.王位世袭制度遭到破坏D.商朝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2022-02-20更新 | 25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政治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与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恰当的是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不再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小宗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2022-02-15更新 | 130次组卷 | 54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新唐书狄仁杰传》记载:“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褂(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后感悟,即日迎庐陵王于房州,还尔太子。”这反映出
A.男尊女卑根深蒂固B.家庭等级观念浓厚
C.宗法观念影响深远D.官僚体制渐趋完善
8 . 商王仲丁去世后,商朝连续发生了争夺王位的斗争导致王朝衰落。而周朝在王位继承方面却相对稳定,这主要得益于
A.禅让制B.礼乐制C.宗法制D.井田制
9 . 大克鼎是西周晚期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鼎腹内壁铸有铭文,追述克的先祖师华父为王效力,以及王在穆庙(祭祀场所)对克的册命和赏赐等。这表明西周时期
A.儒家尊祖思想影响大B.主要依据门荫选官
C.重视政治传统的传承D.神权政治色彩浓厚
10 . 《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殷商后期,兄终弟及制为父子相承制代替,王位传承趋于严格。如帝乙的长子微子启,生在“微”,封为子爵,名启,因启的母亲非正妻,因此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袭干位。帝乙的小儿子辛(即纣王),因其母是正宫,嫡出,故继承了殷商的王位。这说明殷商
A.王位继承始终嫡庶不分B.以兄终弟及避免幼主执政
C.注重依据才能传承王位D.末期已出现嫡长子继承制
2022-01-17更新 | 439次组卷 | 7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湖北专用)02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